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山水的成語

描寫山水的成語

描寫山水的成語有:山清水秀、水天壹色、千山萬水、高山流水、跋山涉水等等。

壹、山清水秀的解釋。

山清水秀是指山上的景色明凈清新,水中景色優美秀麗。這個成語起源於中國古代的文學藝術,它不僅僅是壹種描繪大自然風景的手法,也是寓意著做事要純粹、正派。秀:秀麗。指山水秀麗,風景優美。也作“山明水秀”。出自宋·黃庭堅《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二、水天壹色的解釋。

水天壹色是指水光和天色渾然壹體,無法分辨。形容水域遼闊。出自唐·王勃《滕王閣詩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長天壹色。”在中國的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非常喜愛山水畫,並將其視為傳統中國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用山清水秀來贊美山水之美,表現大自然之神奇與壯美。

三、高山流水的解釋和典故。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比喻樂曲高妙。出自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

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壹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壹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俞伯牙聽到贊語,趕緊起身和鐘子期打過招呼,便又繼續彈了起來。伯牙凝神於高山,賦意在曲調之中,鐘子期在壹旁聽後頻頻點頭:”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壹座高峻無比的山啊!”伯牙又沈思於流水,隱情在旋律之外,鐘子期聽後,又在壹旁擊掌稱絕:”妙啊,浩浩蕩蕩,就如同江河奔流壹樣呀!”

伯牙每奏壹支琴曲,鐘子期就能完全聽出它的意旨和情趣,這使得伯牙驚喜異常。他放下了琴,嘆息著說:”好呵!好呵!您的聽音、辨向、明義的功夫實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說的跟我心裏想的真是完全壹樣,我的琴聲怎能逃過您的耳朵呢?”,二人於是結為知音,並約好第二年再相會論琴。

可是第二年伯牙來會鐘子期時,得知鐘子期不久前已經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總體來說,山清水秀是壹種贊美大自然之美的成語,不僅是壹個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壹個重要的價值觀念。通過了解山清水秀,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國文化和歷史,並向那些喜歡自然景觀的人們推薦壹些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