枘鑿的意思是方榫頭,圓榫眼二者合不到壹起,用來比喻事物的桿格不入或互相矛盾。
出自楚國屈原的《離騷》,原文: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茍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脩以菹醢。
翻譯:只有古代聖王德行高尚,才能夠享有天下的土地。回顧過去啊把將來瞻望,看到了做人的根本道理。哪有不義的事可以去幹,哪有不善的事應該擔當。我雖然面臨死亡的危險,毫不後悔自己當初誌向。不度量好鑿孔就硬裝木柄啊,這正是前代賢人遭禍的原因。
擴展資料
《離騷》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誌為中心。前半篇反復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誌。
後半篇通過神遊天界、追求實現理想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百度百科-枘鑿
百度百科-離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