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文人相輕成語故事_成語“文人相輕”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文人相輕成語故事_成語“文人相輕”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釋義輕:蔑視。指文人常自以為是,彼此輕視對方。

出處三國·魏·曹丕《典論》。

北宋時,張耒是蘇東坡的學生。有壹次,張耒做了首詩送給蘇東坡過目,沒想到蘇東坡尖銳地說:“哈哈———天邊趙盾益可畏,水底右軍方熟眠。這不是熱湯清燉王羲之麽?”

張耒被羞得面紅耳赤,心中不服,反問道:“老師的詩句有獨看紅,傾白墮,不知白墮是什麽東西?”

“噢!劉白墮善釀酒,這是有典故的。有壹出《洛陽伽藍記》,妳讀過沒有?”

張耒反駁道:“劉白墮既是壹個人,怎麽能夠傾呢?”

蘇東坡爭辯說:“妳記得魏武帝《短歌行》中有這樣的句子麽?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杜康也是釀酒人的名字啊。”

“畢竟是用得不當。”

“那妳先跟曹操吵贏了,再來見我。”

張耒辭別出來,仰臉對著長空嘆了壹口氣說:“他是權威。他嘴大,我嘴小,這種死無對證的事情,叫我怎能說清楚呢?”

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典論·論文》中早就有這麽壹句話:“文人相輕,自古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