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蘋果的成語﹑好詞和好句。

描寫蘋果的成語﹑好詞和好句。

蘋果原產於歐洲和中亞細亞。中國古代的林,檎、柰、花紅等水果被認為是中國土生蘋果品種或與蘋果相似的水果。蘋果在中國的栽培記錄可以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武帝時,上林苑中曾栽培林檎和柰,當時多用於薰香衣裳等,亦有置於床頭當香熏或置於衣服,最初作為香囊,較少食用。但也有看法認為,林檎和柰是現在的沙果,曾被誤認為蘋果,真正意義上的蘋果是元,朝時期從中,亞地區傳入中,國,當時只有在宮,廷才可享用。

現,代漢,語所說的“蘋果”壹詞源於梵,語,為古,印,度,佛,經中所說的壹種水果,最早被稱為“頻,婆”,後被漢,語借用,並有“平波”、“蘋婆”等寫法。明,朝萬,歷年間的農書《群芳譜·果譜》中,有“蘋果”詞條,稱:“蘋果,出北地,燕趙者尤佳。接用林檎體。樹身聳直,葉青,似林檎而大,果如梨而圓滑。生青,熟則半紅半白,或全紅,光潔可愛玩,香聞數步。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惟八九分熟者最佳”。許多中,國農,學史、果樹史專,家認為這是漢語中最早使用“蘋果”壹詞。

柰,果木名。——《廣韻》

亦作蘋婆、頻螺、頻羅婆、避邏、頻蠡(《佛學大辭典》、鳳眼果 (《生草藥性備要》)、頻婆果(《嶺外代答》)、九層皮(《君子堂日詢手鏡》)、羅晃子(《綱目》)、潘安果(《生草藥性備要》)、七姐果、富貴子(《廣州植物誌》)。為梧桐科植物頻婆的種子,果可食,果殼可入藥。

 《醫林纂要》:“止渴,除煩,解暑,去瘀。”

《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脈弱。”

《開寶本草》:“不可多食,發熱澀氣,令人好睡,發冷痰,生瘡癤,脈閉不行。”

《本經逢原》:“林檎,雖不傷脾,多食令人發熱,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復發,或生痰涎而為咳逆,塞閉氣道使然。”

《隨息居飲食譜》:“多食澀脈滯氣,發熱生痰。”

《本草圖經》:“林檎,須熟爛乃堪啖,病消渴者宜食之,亦不可多,反令人心中生冷痰。”

花紅與蘋果,古今常易棍淆。究其原因,壹方面兩者均屬薔薇科的同類果實;另壹方面,古時皆以“柰”相稱,蘋果稱為‘柰於”或“柰”,花紅也稱“朱柰”或“五色柰”。後來或以果實大小而論,大者為蘋果,小者稱花紅或林擒。如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所言:·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或以南北產地不同而分,產於南方者稱花紅,產於北方者叫蘋果。如清·王孟英《隨息居飲食譜》所說:“南產實小,名林檎,壹名花紅。北產實大,名頻婆,俗呼蘋果。”實際上兩者還是有所不同的,不應混為壹談。

小蘋果,俗稱海棠、沙果或林檎(海棠果和林檎/沙果雖然都叫花紅但並不是同種)。薔薇科蘋果亞科蘋果屬落葉葉小喬木,葉卵形或橢圓形,花粉紅色。果實球形,像蘋果而小,黃綠色帶微紅,是常見的水果。 明 文震亨《長物誌·蔬果》:“西北稱柰,家以為脯,即今之蘋婆果也…… 吳中稱花紅,即名林檎,又名來禽,似柰而小,花亦可觀。” 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植物》:“《事物紺珠》:‘林檎,俗名花紅,大者名沙果。’”

喬木,高達10米。樹皮褐色。葉紙質,闊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長8~25匣米,寬5~1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鈍,禿凈;葉柄長2.5~5厘米。圓錐花序下垂,長8~28厘米;花雜性,無花冠;花萼粉紅色,5裂至中部,裂片三角狀條形,被短柔毛;雄蕊柱柔弱,彎曲;雌花少數,子房有毛,具柄,5裂,花柱彎曲。蓇葖革質,卵狀,長4~8厘米,寬2.5~3.5厘米,具喙,熟時暗紅色,被短絨毛。種子1~5顆,橢圓球形,因似鳳凰眼睛而稱為鳳眼果,未成熟時為淡黃綠色,成熟時為暗栗色。花期5月。果期6~7月。 分布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據《來安縣誌》記載,來安早在明嘉靖年間就有花紅栽培。古人稱之為林檎。從林檎到花紅,有個“皇封貢果”的故事。清嘉慶年間,來安城林檎種植大戶吳球,進京看望在朝中任東臺禦史(三品文官)的叔父吳棠時,帶了自家所產的林檎送給叔父,以表孝心。吳棠食後,覺得此果甚佳。翌日早朝時,呈獻給嘉慶皇帝。適逢嘉慶帝胃口不佳,心情煩躁,見臣奉獻果品頓覺快慰。視其色澤艷若紅花,食其味如桂花清香,龍顏大悅,脫口而出:“花紅也!”因系來安產,隨封為“來安花紅”,並詔令每年進貢。來安花紅品種優良,小巧玲瓏,皮薄肉脆,汁多渣少,味甜爽口,香味濃厚,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豐富。

柰,蘋果的壹個品種,通稱“柰子”,也稱“花紅”,此果外皮多為深紅色並有暗紅色條紋或裝飾斷線,其肉質細密呈黃白色,有特殊的芳香,盛產於遼南地區。這兩個名稱對我們來說可能比較陌生,但要說出柰的另壹個名字,大家就會覺得實在是太熟悉了:它還叫“沙果”。有人把茉莉也叫“柰”,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類》中就說:“茉莉為常綠灌木……,北土曰柰。“柰”與“萘”可別弄混了,它倆雖然長得像,但卻完全不是壹回事。萘,壹種結晶狀芳香烴,是做衛生球(俗稱“臭球子”)的主要用原料。

中國土生蘋果屬植物在古代又稱“柰”或“林檎”。李時珍說:“柰與林檎,壹類二種也,樹實皆似林檎而大。有白、赤、青三色,白者為素柰,赤者為丹柰,青者為綠柰”和“林檎,即柰之小而圓者,其類有金林檎、紅林檎、水林檎、蜜林檎、黑林檎,皆以色味立名。”。而《食性本草》中亦有說“林檎有三種,大長者為柰,圓者林檎,小者味澀為梣。”

中,國土生蘋果品種在清朝以前曾在今河北、山東等地廣泛種植,其特點是產量少、果實小、皮薄、味道甜美,但不耐儲存,容易破損,因此價格昂貴,清朝時期北京旗人用其當作貢果。清,朝末年,美,國人在山東煙臺等地引進西洋品種蘋果,日,本在日,俄,戰,爭之後,也在關,東,州的熊嶽設立農業試驗基地,引進西,洋蘋果並進行雜交改良。煙臺和大連也因此成為今日著名的蘋果產地。民國時期以後,西,洋品種蘋果逐漸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主要地位,中國土生品種蘋果逐漸被果農淘汰,種植範圍不斷縮小,最後僅河,北省懷來地區有少量保存,但這些果樹也於1970年代前後在中,國滅絕。

蘋果在中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栽培歷史了。相傳夏禹所吃的“紫柰”,就是紅蘋果,可見中國有蘋果已經很久遠了。晉朝郭義恭著《廣誌》中說:“西方例多柰,家家收切曝幹為脯,數十百斛為蓄積,謂之頻婆糧”。當時已知“正月二月中,翻斧斑駁椎之,則饒子”。即類似現代的環狀剝皮技術,來促使多結果。可見,晉代中國種植蘋果的技術水平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了。宋人李調元的《南海百詠抄》,已有詠蘋婆果詩雲:“虞翻宅裏起秋風,翠葉玲瓏剪未工,錯認如花枝上艷,不知莢子綴猩紅。”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綠柰”,而且“涼州有冬柰,冬熟,子帶碧色”(李時珍《本草綱目》)。然而,中國古代栽培的柰,雖“光潔可玩,香聞數步”,但“味甘松,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見《群芳譜》)。19世紀中葉歐洲蘋果入籍中國後,就逐漸代替中國的綿蘋果。歐,洲蘋果先在山東煙臺落戶,19世紀末到本世紀初,山東青島和遼寧南部,又相繼引種,並開始進行經濟栽培。現在中,國各蘋果產區,除原有蘋果屬樹種外,作為經濟栽培的蘋果品種絕大部分都是從歐、美、日、蘇等國引入的,稱為西洋蘋果。

大概在2000年前,世界各地的果園都有了各自栽培的蘋果。在西漢時期,從新疆來的塞威士蘋果在我國還有了壹個特殊的名字——柰(附帶提壹下,梨被稱為椋)。只不過,這種柰很可能同目前流行的蘋果不是壹個東西,這種被稱為綿蘋果的家夥儲藏期比較短,水分含量也不高,所以那時販賣“柰”的果農絕對不會以多汁和脆甜為賣點。

由於蘋果的“蘋”字與平安的“平”字同音,因此蘋果在中,國文,化中有平安、吉利的意義。在中國文化中,贈送蘋果表示祝願受贈者平平安安。中國人過年過節喜歡吃蘋果,不吃也要買來擺放在果盤中,增加喜慶氣氛。

在吳,語地區因吳語“蘋果”與“病,故”同音,所以在吳語地區不在探望病人時贈送蘋果。

在香,港等地,西洋蘋果又稱蛇,果,但並非因為它是聖,經中蛇引誘夏,娃,亞,當吃的禁,果,而是因為以前從外國進口蘋果時,有人聽到外國人稱贊蘋果 delicious (美味),誤以為此即蘋果的洋名,所以又將其稱為“地,利蛇,果”,後簡稱蛇,果。

臺,語稱蘋果為“リンゴ”(ringo),這是日,治時代以日,語發音沿用至今,漢字寫法即為“林檎”。傳統閩南語則稱作“Phōng-kó”,漢字“蓬果”。

因臺灣地處亞熱帶地區,在梨山尚未種植蘋果前全依靠外,國進口,蘋果因而價格昂貴,所以早期吃蘋果成為奢侈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