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釋 伯仲:兄弟長幼的順序,老大,老二。比喻人或事物不相上下,難分優劣高低,也指兄弟之間的美好情誼。
出 處 三國·魏·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補語;用於兩人才能、勢力不相上下
示 例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三四》:“報言章士釘將辭,屈映光繼之,此即浙江有名之'兄弟素不吃飯'人物也,與士釘~,或且不及。
近義詞 不相上下 棋逢對手
不相上下
發 音 bù xiāng shàng xià
釋 義 分不出高低好壞。形容水平相當。
出 處 唐·陸龜蒙《蠹化》:“翳葉仰嚙,如饑蠶之速,不相上下。”
棋逢對手 ( qí féng duì shǒu )
解 釋 逢:遇到;對手:水平相當的對方。比喻雙方本領相當,不相上下。
出 處 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高君也咱兩個棋逢對手。” :《晉書·謝安傳》:“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懼,便為敵手而又不勝。”唐·杜荀鶴《觀棋》詩:“有時逢敵手,對局到深更。”
用 法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褒義
示 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34回:“他兩個在半空中,這場好殺。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近義詞 勢均力敵、不相上下
勢均力敵 ( shì jūn lì dí )
解 釋 敵:相當。雙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 處 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無他遠略,又勢均力敵,內難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圖也。”
用 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矛盾沖突的雙方
示 例 宋·司馬光《乞裁斷政事劄子》:“群臣有所不同,~,莫能相壹者,伏望陛下特留聖意,審察是非。”
近義詞 不相上下、棋逢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