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經常地勤快地擦拭(明亮的鏡臺),不要讓它沾染上了塵埃,實際是比喻禪宗的修行,要時常蕩滌心中的雜念,保持心境的澄明安定,不要讓紅塵俗事擾亂了自己的心境。這兩句詩出自禪宗神秀: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相關典故:
[神秀是中國佛教著名宗派——禪宗的第六代[北漸]代表人物.達摩開創禪宗經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五祖弘忍有兩個得意弟子:壹是神秀,另壹位是六祖惠能。壹天,弘忍要弟子各呈壹偈,寫得好的能得傳衣缽。神秀手提壹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眾皆嘆服。慧能寫壹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高過神秀,得傳衣缽,成為禪宗六祖。於是分為北漸——漸悟,和南頓——頓悟兩派。由於神秀北禪宗修行之法太過辛苦,興盛壹時,後來陷入無可奈何花落去的窘境。黃玉順《詠神秀》詩:東山之法盡在秀,當年上座稱教授。佛塵看凈且通經,後來北國為領袖。可憐其法太辛苦,師徒之間難授受。縱有天子加禮遇,漸悟法門幾無後。]
3. ....請問()裏是填字詞、成語還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