諱疾忌醫意思是比喻怕人批評而掩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諱疾忌醫是壹個漢語成語,在句子中作主語、賓語、定語。最早出自戰國韓非的《韓非子·喻老》。諱疾忌醫的近義詞是文過飾非。“諱疾忌醫”和“文過飾非”,都有“隱瞞自己的缺點或錯誤”的意思。但“諱疾忌醫”偏重在“怕人批評,不願意接受幫助”;“文過飾非”則偏重指尋找各種理由或借口來掩飾錯誤、缺點。
諱疾忌醫寓意:
如果蔡桓公在扁鵲剛開始指出其有病的時候能加以治療,就不會造成病情加重的結果,更不至於喪命。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不光是治病要趁早,我們自身有了缺點,也壹定要接受大家的批評指正,盡早改掉自己的不足,避免鑄成大錯。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壹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千裏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當不良的苗頭出現時,千萬不能諱疾忌醫,要勇敢面對,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以免釀成更大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