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鳥南棲:從南方飛來的鳥,築巢時壹定在南邊的樹枝上。比喻難忘故鄉情。
懷土之情:懷念故鄉的情感。
千歲鶴歸:後以“千歲鶴歸”指對故鄉的眷戀之情。
北風之戀:比喻對故土的懷念之情。
首丘之情:首丘:頭向著狐穴所在的土丘。傳說狐貍將死時,頭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鄉。
敬恭桑梓:熱愛故鄉和尊敬故鄉的人
拼音:chún lú zhī sī
解釋: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出處:《晉書·張翰傳》:“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菇菜、蒓羹、鱸魚膾。”
語法:作賓語;指思念故鄉
英文:longing for home
成語:葉落歸根
拼音:yè luò guī gēn
解釋:樹葉從樹根生發出來,雕落後最終還是回到樹根。比喻事物總有壹定的歸宿。多指作客他鄉的人最終要回到本鄉。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五:“葉落歸根,來時無口。”
示例:樹高千丈,~,將來總得有個著落,不能不說說明白。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近義詞:飲水思源、木落歸本
反義詞:忘恩負義
歇後語:樹高千丈
語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事物有壹定的歸宿
成語:魂牽夢縈
拼音:hún qiān mèng yíng
解釋:形容萬分思念。
出處:宋·劉過《醉太平》詞:“思君憶君,魂牽夢縈。”
示例:近鄉情怯,是為什麽呢?為的是多年~在作還鄉夢。 高陽《乾隆韻事》
近義詞:日思夜夢、神魂顛倒
反義詞:大夢初醒、恍然大悟
語法:作謂語、狀語;指十分思念
2.描寫思念故鄉的好詞好句.好詞:
夢囈鄉語 臥不覺醒 蒓鱸之思 見賢思齊 四面楚歌 葉落歸根 緣木求魚 背井離鄉 夙興夜寐 歸心似箭 章臺夜思 歸心似箭 望穿秋水 望眼欲穿 魂牽夢縈 朝思暮想 日思夜想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好句: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想念家鄉的槐花和榆錢
思念家鄉的桂花和晴天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出自《鄉思》宋李覯
靜聽窗外雪,思念家鄉人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浪子漂泊愛自由,唯有到中秋,才倍感思念家鄉,月是故鄉明
故鄉的歌是壹只淒涼的蕭,總在有星星的晚上吹起。 故鄉的歌是壹首親切的詩,總在思念家鄉的傍晚吟起。 故鄉的歌是壹曲悠揚的琴,總在太陽升起的早晨奏起。
3.描寫思念的詞語,現在就要,快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難忘。
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 明月夜,短松岡。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壹。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壹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為豪放派詞人。
註釋 這是壹首悼亡詞。作者結合自己十年來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無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對亡妻永難忘懷的真摯情感和深沈的憶念。
作者寫此詞時正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他的妻子王弗在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死於開封。到此時(熙寧八年)為止,前後已整整十年之久了。
詞前小序明確指出本篇的題旨是“記夢”。然而,夢中的景象只在詞的下片短暫出現,在全篇中並未居主導地位。
作者之所以能進入“幽夢”之鄉,並且能以詞來“記夢”。完全是作者對亡妻朝思暮念、長期不能忘懷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所以開篇使點出了“十 年生死兩茫茫”這壹悲慘的現實。這裏寫的是漫長歲月中的個人悲涼身世。
生,指作者;死,指亡妻。這說明,生者與死者兩方面都在長期相互懷念,但卻消息不通,音容渺茫了。
作者之所以將生死並提,除闡明題旨的作用之外,其目的還在於強調生者的悲思,所以,接下去立即出現“不思量,自難忘”這樣的詞句。“不思量”,實際上是以退為進,恰好用它來表明生者“自難忘”這種感情的深度。
“千 裏孤墳,無處話淒涼”二句,馬上對此進行補充。闡明“自難忘”的實際內容。
王氏死後葬於蘇軾故鄉眉山,所以自然要出現“千裏孤墳”,兩地睽隔的後果,作者連到墳前奠祭的時機也難以得到。死者“淒涼”,生者心傷。
“十年”,是漫長的時間;“千 裏”,是廣闊的空間。在這漫長廣闊的時間空間之中,又隔阻著難以逾越的生死之間的界限,作者又怎能不倍增“無處話淒涼”的感嘆呢?時、空、生死這種種界限難以跨越,那只好乞諸於夢中相會了。
以上四句為“記夢”作好了鋪墊。上片末三句筆鋒頓轉,以進為退,設想出縱使相逢卻不相識這壹出人意外的後果。
這三句有很大的含量,其中揉進了作者十年來宦海沈浮的痛苦遭際,揉進了對亡妻長期懷念的精神折磨,揉進十年的歲月與體態的衰老。設想;即使突破了時、空與生死的界限,生者死者得以仍然“相逢”, 但相逢時恐怕對方也難以“相識”了。
因為十年之後的作者已“塵滿面,鬢如霜”,形同老人了。這三句是從想象中的死者的反映方面,來襯托作者十年來所遭遇的不幸(包括反對新法而乞求外調出京的三年生活在內)和世事的巨大變化。
下片寫夢境的突然出現:“夜來幽夢忽還鄉”。就全詞來講。
本篇的確是真情郁勃,句句沈痛,而此句則悲中寓喜。“小軒窗,正梳妝”,以鮮明的形象對上句加以補充,從而使夢境更帶有真實感。
仿佛新婚時,作者在王氏身旁,眼看她沐浴晨光對鏡理妝時的神情儀態,心裏滿是蜜意柔情。然而,緊接著詞筆由喜轉悲。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這兩句上應“千裏 孤墳”兩句,如今得以“還鄉”,本該是盡情“話淒涼”之時,然而,心中的千言萬語卻壹時不知從哪裏說起,只好“相顧無言”,壹任淚水湧流。
這五句是詞的主題:“記夢”。正由於夢境虛幻,所以詞的意境也不免有些迷離惝恍,作者不可能而且也用不著去盡情描 述。
這樣,反而可以給讀者留有想象的空間。結尾三句是夢後的感嘆,同時也是對死者的慰安。
如果聯系開篇的“十年”,再加上無限期的“年年”,那麽,作者對亡妻的懷戀,不就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了麽?本篇在藝術上值得註意的特點之壹便是直抒胸臆,感情真摯。由於作者對亡妻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所以即使在對方去世十年之後,作者還幻想在夢中相逢。
並且通過夢境(或與夢境相關的部分)來酣暢淋漓地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既無避忌,又不隱晦。“不 思量,自難忘”,“無處話淒涼”,“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等句,都反映了直抒胸臆與吐屬自然這樣的特點。
另壹特點是想象豐富、構思精巧。作者從漫長的時間與廣闊的空間之中來馳騁自己的想象,並把過去,眼前,夢境與未來融為統壹的藝術整體,緊緊圍繞“思量”、“難忘”四 字展開描寫。
全詞組織嚴密,壹氣呵成,但又曲折跌宕,波瀾起伏。上片八句寫夢前的憶念及感情上的起伏,下片前五句寫夢中的悲喜,末三句述夢後的喟嘆。
情節,有起有伏;用筆,有進有退,感情,有悲有喜;極盡曲折變化之能事。再壹特點是語言爽快,。
4.表達鄉思的詩句1、《除夜作》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淒然。
故鄉今夜思千裏,霜鬢明朝又壹年。
2、《歸家》唐杜牧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鄉思》宋李覯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
4、《京師得家書》明袁凱
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5、《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6、《聞雁》唐韋應物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7、《雜詩》唐王維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8、《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壹人。
9、《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10、《月夜億舍弟》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壹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唐劉長卿
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野寺來人少,雲端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自今。
5.描寫思鄉的好詞、句段《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壹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壹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鄉愁是壹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裏頭;
而現在,鄉愁是壹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望大陸
於右任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天蒼蒼,野茫茫;
山之上,國有殤!
6.描寫思鄉的佳句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鄉書何處達,卻望並州似故鄉。)
人生豈得長無謂。
——杜牧 送友人 (十載名兼利,人皆與命爭。青春留不住,白發自然生。夜雨滴鄉思,秋風從別情。都門五十裏,馳馬逐雞聲。)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柳宗元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海畔尖山似劍铓,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客舍並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鹹陽。
——劉皂 旅次朔方(壹作賈島詩) (客舍並州數十霜。
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惱得山僧悔出家。
——唐代 岑參 巴南舟中夜市 (渡口欲黃昏,歸人爭流喧。近鐘清野寺,遠火點江村。見雁思鄉信,聞猿積淚痕。孤舟萬裏外,秋月不堪論。)
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巾。
——白居易 客中守歲(在柳家莊) (守歲尊無酒,應知故鄉事,應念未歸人,歸心日夜憶鹹陽,懷古思鄉***白頭,歸夢悠揚何處尋,不及在家貧,紅胭脂染小蓮花。)
夜雨滴鄉思。無端更渡桑幹水,聞猿積淚痕。
京口瓜州壹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嶺外音書斷。芳情鄉思知多少。
——李商隱 無題 (萬裏風波壹葉舟,憶歸初罷更夷猶。碧江地沒元相引,黃鶴沙邊亦少留。益德冤魂終報主,阿童高義鎮橫秋。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白頭。)
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
——岑參 武威春暮,聞宇文判官西使還。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
君自故鄉來。
——殷堯藩 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莫怪行人頻悵望,杜鵑不是故鄉花。
——司空圖 漫書五首 (溪邊隨事有桑麻,卻望並州是故鄉,秋風從別情。故園今夜裏。始知為客苦,歸雁洛陽邊,防愁預惡春。)
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李商隱 滯雨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故鄉雲水地,歸夢不宜秋。)
春江風水連天闊。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客舍並州已十霜,戲酬光上人 (紫粉筆含尖火焰。
見雁思鄉信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獨在異鄉為異客,思鄉淚滿巾,歸心日夜憶鹹陽。莫怪行人頻悵望。)
兒童見說深驚訝,盡日山程十數家,已到晉昌 (岸雨過城頭,黃鸝上戍樓。塞花飄客淚,邊柳掛鄉愁。白發悲明鏡,青春換敝裘。君從萬裏使,聞已到瓜州。)
芳情鄉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白居易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畏老偏驚節,卻問何方是故鄉。無端又渡桑幹水,杜鵑不是故鄉花,每逢佳節倍思親,經冬復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