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子獸心。
拼音: láng zǐ shòu xīn。
近義詞: 心狠手辣。
反義詞: 心地善良。
解釋: 比喻兇暴的人用心殘忍,有如野獸。
出處: 《晉書·虞預傳》:“然狼子獸心,輕薄易動。”
豺狼成性。
拼音: chái láng chéng xìng。
近義詞: 喪盡天良、慘無人道
反義詞: 樂善好施。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定語;比喻陰險狠毒的壞人。
解釋: 象豺狼壹樣兇惡殘暴成了習性。形容為人殘暴。
出處: 唐·駱賓王《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加以虺蜴為人,豺狼成性。”
豬朋狗友。
拼音: zhū péng gǒu yǒu。
解釋: 比喻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壞朋友。
出處: 歐陽山《苦鬥》四十四:“擔心的是咱爺兒倆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壹份家業,將來不夠他跟那些豬朋狗友天天去吃醋溜紋銀子!
鼠竊狗盜。
拼音: shǔ qiè gǒu dào。
近義詞: 雞鳴狗盜、梁上君子
反義詞: 正人君子。
用法: 聯合式;作定語。
解釋: 象老鼠少量竊取,象狗鉆油偷盜。指小偷小摸。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
狼貪鼠竊。
拼音: láng tān shǔ qiè。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
解釋: 如狼那樣貪狠;似鼠那樣慣竊。常形容敵人貪狠卑鄙。
出處: 明·於謙《出塞》詩:“瓦刺窮胡真犬豕,敢向邊疆撓赤子。狼貪鼠竊去復來,不解偷生求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