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壹個繩子斷成兩段再畫壹把刀砍在斷的地方。
圖片:
壹刀兩斷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釋義:比喻堅決斷絕關系。
出處:《西遊記》第九回:“妳若從我,萬事皆休,若不從時,壹刀兩斷!”
yī: 聲母:y,韻母:i,聲調:第壹聲。
dāo:聲母:d,韻母:ao,聲調:第壹聲。
liǎng:聲母:l,介母:i,韻母:ang,聲調:第三聲。?
duàn:聲母:d,介母:u,韻母:an,聲調:第四聲。
近義詞 :壹刀兩段、 當機立斷 、薪盡火滅、 快刀斬亂麻、 割袍斷義 、恩斷義絕。
反義詞 :拖泥帶水 、難割難分、 糾纏不清、 難解難分 、無法割舍 、千絲萬縷、 依依不舍 、如膠似漆、 難分難舍 、藕斷絲連、 樂不思蜀 、依依惜別、 不解之緣 、戀戀不舍 、連綿不斷、 藕斷絲聯 、藕連絲斷、 藕斷絲長、 綿綿不絕。
筆順
擴展資料:
壹、拖泥帶水 [ tuō ní dài shuǐ ]
釋義:比喻說話、寫文章不簡潔或做事不幹脆。
出處:杜鵬程《在和平的日子裏》第三章:“他還不停地接電話,指示著,吩咐著,命令著,並嚴厲訓斥那些辦事拖泥帶水的人。”
二、難割難分 [ nán gē nán fēn ]
釋義:形容關系密切,感情融洽。
出處:清·曹雪芹《紅樓夢》第102回:“次日,探春將要起身,又來辭寶玉。寶玉自然難割難分。”
三、糾纏不清?[ jiū chán bù qīng ]
釋義:形容紛亂,理不出頭緒。亦指有意找麻煩,抓住壹點不肯放手。
出處: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二十五回:“秋痕嘆道:‘妳如今壹請就來;往後又是糾纏不清。’”
四、如膠似漆 [ rú jiāo sì qī ]
釋義:形容感情深厚,難舍難分。
出處:明·施耐庵《水滸》:“那張三和這婆惜;如膠似漆;夜去明來;街坊上的人也都知了。”
五、難分難舍 [ nán fēn nán shě ]
釋義: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難以拋舍分離。也說難分難舍。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無奈他迷戀龍珠……難舍難分;所以壹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