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而不往非禮也。
[成語解釋]表示對別人施加於自己的行動將作出反應。
[典故出處]《禮記·曲禮上》:“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譯文:施人恩惠卻收不到回報,是不合禮的;別人施恩惠於已,卻沒有報答,也不合禮。
[近義詞]禮尚往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賓語、分句;用於人際交往。
[成語結構]復句式。
[產生年代]古代。
《禮記》章法賞析:
《禮記》是中國古代壹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意,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
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