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哪些和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

有哪些和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

與三國故事有關的成語有:髀肉復生、後患無窮、三顧茅廬、如魚得水、初出茅廬等等。

髀肉復生,形容長久過著安逸舒適的生活,無所作為。

讀音:bì ròu fù shēng

出處:《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裴松之註引晉·司馬彪《九州春秋》:“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裏肉生。’”

後患無窮,指給將來留下的禍患無窮無盡。

讀音:hòu huàn wú qióng

出處:《三國誌·魏誌·武帝紀》:“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有後患。”

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壹再邀請。

讀音:sān gù máo lú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如魚得水,意思是好像魚得到水壹樣。比喻有所憑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適的環境。

讀音:rú yú dé shuǐ

出處:《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初出茅廬,原比喻新露頭腳。現比喻剛離開家庭或學校出來工作。缺乏經驗。

讀音:chū chū máo lú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九回:“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壹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