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好心的詞語

描寫好心的詞語

1.描寫誠懇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開誠布公苦口婆心

苦口婆心_金山詞霸

拼 音:

kǔ kǒu pó xīn

解 釋:

苦口:不厭其煩地反復勸說與開導;婆心:老婆婆的心腸;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厭其煩地勸說或開導.形容耐心懇切地再三規勸.

出 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得個賢父兄;良師友;苦口婆心的成全他;喚醒他.”

示 例:

妳不要把父母對妳~的勸說當成耳旁風;繼續走下坡路.

開誠布公_金山詞霸

拼 音:

kāi chéng bù gōng

解 釋:

開誠:敞開胸懷;表示誠意;布公: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指坦白無私、誠懇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見解.

出 處: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

示 例:

同誌之間有了矛盾;特別需~地協商解決.

2.描寫人的心的詞語

〔高興〕

快活 開心 快樂 歡樂 喜悅 快慰 愉悅 愉快 暢快 大喜 狂喜

欣喜 喜洋洋 喜滋滋 興沖沖 樂融融 樂陶陶 樂呵呵 樂悠悠 甜滋滋興高采烈 興致勃勃 歡呼雀躍 興趣盎然 手舞足蹈 歡天喜地 稱心如意心滿意足 歡欣鼓舞 喜出望外 喜上眉梢 喜笑顏開 喜形於色 眉飛色舞樂不可支 心曠神怡 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洋洋自得 滿面春風 自得其樂

〔悲哀〕

悲傷 悲慘 悲戚 悲痛 悲切 悲嘆 悲觀 悲憫 哀嘆 哀愁 哀怨 哀痛 哀思 哀鳴 悵然 淒切 痛苦 痛切 傷心 傷感 心如刀割 痛不欲生 痛心疾首 悲痛欲絕 欲哭無淚 樂極生悲 慷慨悲歌

〔憂愁〕

憂慮 憂傷 郁悶 愁苦 焦慮 顧慮重重 滿腹疑慮 坐立不安 惴惴不安憂心忡忡 心事重重 心煩意亂 心亂如麻 心神不定 心急如焚 心急火燎五臟俱焚 愁眉不展 愁眉苦臉 滿面愁容 雙眉緊蹙

〔憤恨〕

憤然 憤懣 憤慨 憤恨 憎惡 怨恨 痛恨 仇恨 憤憤不平 疾惡如仇

深惡痛絕 令人發指 義憤填膺 切齒痛恨 深仇大恨 抱恨終身

〔發怒〕

惱怒 激怒 怒火中燒 惱羞成怒 火冒三丈 怒發沖冠 怒氣沖天

拂袖而去 勃然大怒 大發雷霆 暴跳如雷 怒不可遏 怒形於色 面有慍色

滿面怒容 怒目圓睜

〔驚恐〕

驚慌 驚駭 驚嚇 害怕 懼怕 畏懼 恐慌 恐怖 心驚膽戰 膽小怕事 畏首畏尾 提心吊膽 做賊心虛 心有余悸 驚慌失措 張皇失措 如坐針氈驚魂未定 驚恐未定 驚恐萬狀 戰戰兢兢 面如土色 失魂落魄 心驚肉跳膽顫心驚 不寒而栗 心膽俱裂 魂不附體

3.好的詞語

好吃 好處 好的 好多 好感 好孩子 好話 好壞 好不容易 好久 好得很 好極了 好壞不分 好高務遠 好景不長 好看 好客 好評 好奇 好奇心 好人 好大喜功 好事 好人好事 好日子 好勝 好使 好收成 好書 好似 好戲 好象 好些 好學上進 好學 好意 好運 好友 好在 好轉 好大喜功 好惡不同 好漢不吃眼前虧 好高騖遠 好高鶩遠 好好先生 好景不常 好景不長 好酒貪杯 好夢不長 好模好樣 好夢難成 好夢難圓 好謀善斷 好了瘡疤忘了痛 好奇尚異 好騎者墮 好肉剜瘡 好事多磨 好事多慳 好女 *** 嫁時衣 好說歹說 好聲好氣 好善嫉惡 好善樂施 好事天慳 好心做了驢肝肺 好善惡惡 好生之德 好色之徒 好事之徒 好天良夜 好問決疑 好為人師 好為事端 好問則裕 好學不倦 好心好意 好行小惠 好行小慧 好勇鬥狠 好言好語 好語如珠 好語似珠 好逸惡勞 好佚惡勞 好自為之 好自為之 好整以暇 妳的組詞很好。

4.關於心的成語

關於心的成語有很多,比如:心安理得、心不在焉、心服口服、心潮澎湃、全心全意。

壹:心安理得[ xīn ān lǐ dé ]

1. 解釋:得:適合。自以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裏很坦然。

2. 示例:清·嶺南羽衣女士《東歐女豪傑》第三回:"原來我們只求自己心安理得,那外界的苦樂原是不足計較。"

3.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二:心不在焉[ xīn bù zài yān ]

1. 解釋:心思不在這裏。指思想不集中。

2. 出自:《禮記·大學》:“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譯文: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壹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壹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壹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壹點也不知道是什麽滋味。 )

3.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三:心服口服[ xīn fú kǒu fú ]

1. 解釋:服:信服。心裏嘴上都信服。指真心信服。

2.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九回 :“如今請出壹個管得著的人來管壹管,嫂子就心服口服,也知道規矩了。 ”

3.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四:心潮澎湃[ xīn cháo péng pài ]

1. 解釋:澎湃:波濤沖擊的聲音。心裏像浪潮翻騰。形容心情十分激動,不能平靜。

2. 示例:這特大喜訊怎能不讓我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3.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褒義

五:全心全意[ quán xīn quán yì ]

1. 解釋:投入全部精力,壹點沒有保留。

2. 示例:茅盾《吹鼓集》:"體驗生活的時候,就應該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題材的心思完全擱起來。"

3.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5.那位好心人有高中所有能用到的成語積累

1. 哀鴻遍野:比喻 *** 呼號、流離失所的災民到處都是。

哀鴻,哀鳴的大雁,比喻悲哀呼號的災民。 2. 安步當車:古代稱人能安貧守*。

現多用以表示不乘車而從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閑。

3. 安土重還:安於本鄉本土,不願輕易遷移。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饑餓的悲慘遭情景。嗷嗷,哀號聲;哺,餵食。

5. 篳(bì)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舊的衣服去開辟山林。篳路,柴車。

藍縷,破衣服。形容創作的艱苦。

6. 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進。 7.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壹樣。

白駒,駿馬。 8.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驚慌。

9. 杯水車薪:用壹杯水去救壹車著了火的柴。比喻無濟於事。

10. 別無長(cháng)物:沒有多余的東西。形容窮困或儉樸。

11. 不足掛齒:不值得壹提。謙虛說法。

12. 不足為訓:不值得很為效法的準則。訓,準則。

13. 不可理喻:沒法跟他講道理。形容蠻橫或固執。

比喻,使明白。 14. 不脛而走:比喻消息傳得很快。

脛,小腿。 15. 不負眾望:不能使群眾信服。

孚,使人信服。 16. 不為(wéi)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處罰適可而止。

已甚,過分。 17. 不即不離:不接近也不疏遠。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對待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沒出息。

稂、莠,田裏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舊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別人插嘴。喙,嘴。

22. 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舊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壞,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樹立起來。 23. 不以為然:不認為是對的,含有輕視意。

然,對,正確。 24. 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註意。

25. 不刊之論:形容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戲曲不沈悶乏味,也壹急促。瘟,戲曲沈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27. 側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不敢用正眼看。形容拘謹畏懼而又憤怒的樣子。

28. 出神入化:形容技藝達到了絕妙的境地。 29. 城下之盟:敵軍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敵人訂的盟約。

泛指被迫簽訂的條約。 30. 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原是君主時代臣下給君主奏章中的套語。 31. 曾幾何時:時間沒有過去多久。

32. 曾經滄桑:比喻曾經見過大世面,不把平常事放在眼裏。 33. 蠶食鯨吞:用各種方式侵占吞並。

(蠶、鯨,名詞作狀語) 34. 滄海壹粟(sù):比喻非常微小。粟,谷子。

35. 從善如流:接受善意的規勸,如同水流向下那樣迅速而自然。 36. 大快人心:壞人壞事受到懲罰或打擊,使大家非常痛快。

37. 大而無當:雖然大,但是不合用。 38.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有才能的人不露鋒芒,表面看來好像很愚笨。

多含褒義。 39. 大器晚成:指能擔當大事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比較晚。

40. 當仁不讓:遇到應該做的事就要勇於承擔,不謙讓,不推托。仁,正義,正義的事,引申為應該做的事。

41. 得隴望蜀:比喻貪得無厭,含貶義。 42. 登堂入室: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水平。

43. 頂禮膜拜:比喻崇拜到極點,含貶義。 44. 東山再起:東晉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隱士,後來又出任要職。

比喻失勢之後,重新恢復地位。 45. 豆蔻年華: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

語出唐代杜牧詩。 46. 對簿公堂:簿,文狀起訴書之類。

對簿,受審問。指公堂上受審。

47. 多事之秋:事變很多的時期。 48. 耳濡目染:耳朵經常聽到,眼睛經常看到,不知不覺地受到影響。

濡,沾濕。 49. 耳熟能詳:聽的次數多了,熟悉得都能夠詳盡地說出來。

50. 耳提在命:不但當面告訴他,而且揪著耳朵叮囑。形容懇切教導。

語出《詩經》。 51. 繁文縟(rù)節:不必要的儀式或禮節繁多。

也比喻多余鎖碎的手續。文,禮節,儀式;縟,繁多,煩瑣。

52. 匪夷所思:指言談行動超出常情,不是壹般人所能想像的。夷,平常。

53. 分庭抗禮:原指賓主相見,站在庭院的兩邊,相對行禮。現在用來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對立。

54. 紛至沓來:紛紛到來,連續不斷地到來。 55. 粉墨登場:化妝上臺演戲。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臺(含譏諷意)。 56. 俯拾皆是:只要彎下身子來撿,到處都是。

形容地上的某壹些東西、要找的某壹類例證、文章中的錯別字等很多。也說“俯拾即是”。

57. 感同身受:心裏很感謝,如同親身感受到恩惠壹樣。多用於代人向對方致謝。

58. 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建,傾倒;瓴,水瓶。

59. 革故鼎新:去掉舊的,建立新的。 60.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為正確的壹套做。

是,對,正確。 61. 狗尾續貂:比喻拿不好的東西接到好的東西後面,顯得好壞不相稱(多指文學作品)。

趨之如鶩:像鴨子壹樣成群的爭先恐後的跑去。比喻成群的人爭著去,多含貶義。

流連忘返—— 形容沈迷於遊樂而忘了回去。後多指留戀某事,舍不得離開 余音繞梁—— 形容歌聲或音樂優美、余音回旋不絕 黃粱壹夢—— 比喻虛幻的夢想。

典出唐?沈既濟《枕中記》,說盧生在夢中享盡了榮華富貴,醒來時,蒸的黃粱米飯尚未熟,只落得壹場空 寥寥無。

6.描寫心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心的詞語有哪些 :

點心、

愛心、

熱心、

心得、

關心、

放心、

細心、

心頭、

心願、

動心、

可心、

知心、

小心、

開心、

多心、

專心、

空心、

心裏、

會心、

用心、

手心、

心田、

好心、

中心、

擔心、

忠心、

重心、

心意、

良心、

背心、

灰心、

丹心、

耐心、

決心、

傷心、

圓心、

信心、

心碎、

操心、

心靈

7.描寫好品質的成語

1) 為師者當高風亮節,動之以情,付之以愛。

2) 詩人把竹子比作潔身自好,高風亮節的君子。

3) 王敏的高風亮節,贏得了很多人的贊賞和崇敬。

4) 史可法文天祥等民族英雄的高風亮節,壹直為世人所景仰。

5) 馬吉尼斯可是壹位高風亮節之士哩。

6) 李將軍不忮不求的高風亮節,令所有人敬佩。

7) 文天祥的高風亮節,值得每個人學習效法。

8) 廉而潔,壹身正氣;勤而儉,兩袖清風。

9) 壹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風雨。今天教師節,最是師恩難忘時,向所有教師送上誠摯的祝福!秋風拂面,涼意漸濃,秋日保健多喝蜂蜜少吃姜,秋燥遠離您!

10) 耐寂寞,兩袖清風;講公道,壹身正氣。

11) 他兩袖清風地離開了官場,回家鄉種田去了。

12) 兩袖清風,懸壺濟世,平易近人,醫人醫心,仁心仁術。

13) 壹心為公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14) 壹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誠滋桃李芳天下。壹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滴滴汗水,桃李芳天下!

15) 壹身正氣,美於心靈,兩袖清風,廉於行動。

16) 三尺講臺三十教齡,兩鬢斑白兩袖清風。終覺教書自有佳境,絕知育人貴在冰心。

17) 他不但見義勇為,而且還扶危濟困。

18) 現在的好心人不少,但真見義勇為的卻是披沙揀金。

19) 他把墜海的孩子救起來,市 *** 對這種見義勇為的行為,立即加以褒獎。

20) 對於弱肉強食的現象,我們不能坐視不救,就該見義勇為。

21) 我們單位召開表彰大會,表彰見義勇為的小明同誌。

22) 沒有醫保和壽險的人,天黑後不要見義勇為……

23) 小剛是個見義勇為,當仁不讓的熱血青年。

24) 李明見義勇為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跡受到全市人民的贊揚。

25) 古典小說常描寫英雄人物扶危濟困,見義勇為。

26) 建議完善立法對見義勇為的行為進行宣傳和適當的保護,以激勵更多的人見義勇為,提升社會道德水平。

27) 黃澤榆真是壹個見義勇為樂於助人的好同學。

28) 他樂於助人的行為受到了人們的稱贊。

8.描寫景色的成語

給我分吧,謝謝妳!我找了很久,願好心人平安! 春天的成語 筆底春風 白雪陽春 春冰虎尾 長春不老 寸草春暉 春蠶到死絲方盡 春風得意 春風風人 春風和氣 春風化雨 春風滿面 春風夏雨 春風壹度 春風野火 春風雨露 春風沂水 春光漏泄 春光明媚 春暉寸草 春回大地 春和景明 春寒料峭 春華秋實 春花秋實 春花秋月 春蘭秋菊 春露秋霜 春滿人間 春夢無痕 春暖花開 春暖花香 春葩麗藻 春秋筆法 春秋鼎盛 春去秋來 春秋無義戰 春色撩人 春色滿園 春樹暮雲 春筍怒發 春生秋殺 春蛇秋蚓 春山如笑 觸手生春 春深似海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誦夏弦 春蛙秋蟬 春宵壹刻 春意盎然 齒牙春色 春意闌珊 春蚓秋蛇 春雨如油 吹皺壹池春水 大地春回 大地回春 富於春秋 回春妙手 回春之術 寒木春華 虎尾春冰 鴻爪春泥 口角春風 枯木逢春 枯樹逢春 枯枝再春 臘盡春回 柳暖花春 料峭春寒 漏泄春光 漏泄春光 麗藻春葩 馬耳春風 滿臉春風 滿臉春色 滿面春風 妙手回春 滿袖春風 滿園春色 暮雲春樹 皮裏春秋 瓊島春雲 秋實春華 秋月春風 秋月春花 如登春臺 如坐春風 桃李春風 萬古長春 杏花春雨 陽春白雪 壹場春夢 陽春有腳 月旦春秋 雨後春筍 有腳陽春 壹年之計在於春 沂水春風 壹室生春 著手成春 描寫夏天的成語:春風夏雨。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誦夏弦。

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冬裘夏葛。

冬日夏雲。冬扇夏爐。

冬溫夏凊。冬溫夏清。

冬箑夏裘。廣夏細旃。

秋行夏令。隨車夏雨。

三冬二夏。霜雕夏綠。

商彜夏鼎。無冬歷夏。

五冬六夏。無冬無夏。

無間冬夏。夏蟲不可以語冰。

夏蟲疑冰。夏蟲語冰。

夏蟲朝菌。夏鼎商彜。

夏爐冬扇。夏日可畏。

夏五郭公。夏雨雨人。

用夏變夷。子夏懸鶉。

描寫秋天的成語:冰壺秋月,冰壸秋月,百歲千秋,春華秋實,春花秋實,春花秋月,春蘭秋菊,春露秋霜,春秋筆法,春秋鼎盛,春去秋來,春秋無義戰,春生秋殺,春蛇秋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蛙秋蟬,春蚓秋蛇,洞察秋毫,多故之秋,多事之秋,獨有千秋,富於春秋,各有千秋,華屋秋墟,華星秋月,疾風掃秋葉,兼葭秋水,琨玉秋霜,老氣橫秋,臨去秋波,凜若秋霜,利析秋毫,落葉知秋,明察秋毫,明察秋毫,不見輿薪,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平分秋色,皮裏春秋,皮裏陽秋,秋波盈盈,秋風過耳,秋風落葉,秋風掃落葉,秋風掃葉,秋風團扇,秋風紈扇,秋高馬肥,秋高氣和,秋高氣爽,秋高氣肅,秋毫不犯,秋毫見捐,秋後算賬,秋毫無犯,秋毫勿犯,秋毫之末,秋豪之末,千秋人物,千秋萬代,千秋萬古,千秋萬歲,千秋萬世,秋實春華,秋收東藏,秋收冬藏,秋扇見捐,秋色平分,秋水伊人,秋水盈盈,秋荼密網,秋行夏令,秋月春風,秋月春花,秋月寒江,霜氣橫秋,社燕秋鴻,微察秋毫,望穿秋水,萬代千秋,萬古千秋,危急存亡之秋,望秋先零,萬歲千秋,萬載千秋,遺臭千秋,月旦春秋,葉落知秋,壹日不見,如隔三秋,壹日三秋,有事之秋,壹葉報秋,壹葉落知天下秋,盈盈秋水,壹葉知秋,壹字千秋。 描寫冬天的成語:殘冬臘月,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寒抱冰,夏熱握火,冬烘頭腦,冬烘先生,冬裘夏葛,冬日可愛,冬日夏雲,冬扇夏爐,冬溫夏凊,冬溫夏清,冬箑夏裘,肥冬瘦年,寒冬臘月,秋收冬藏,三冬二夏,十冬臘月,無冬歷夏,五冬六夏,無冬無夏,無間冬夏,夏爐冬扇。

歷史故事成語:完璧歸趙、圍魏救趙、退避三舍、毛遂自薦、負荊請罪、紙上談兵、壹鼓作氣、千金買骨、諱疾忌醫、臥薪嘗膽、殺妻求將、驚弓之鳥、高山流水 神話故事成語:百發百中、半途而廢、杯弓蛇影、鞭長莫及、賓至如歸、病入膏肓、伯樂識馬、不恥下問、出爾反爾、出奇制勝 寓言故事成語:開卷有益、博而不精、百發百中、捕風捉影、必恭必敬、百感交集、兵貴神速、杯弓蛇影、不寒而栗、不合時宜、不自量力、不拘壹格、不可多得、不堪回首、不可救藥、別開生面 壹刀兩斷 壹了百了 壹幹二凈 壹寸丹心 壹之謂甚 壹馬平川 壹無所長 壹無是處 壹日之長 壹氣呵成 壹毛不拔 壹心壹意 壹本萬利 壹目了然 壹發千鈞 壹如既往 壹步壹鬼 壹身是膽 壹言九鼎 壹應俱全 壹板三眼 壹枕黃梁 壹呼百應 壹敗塗地 壹命嗚呼 壹刻千金 壹視同仁 壹樹百獲 壹揮而就 壹差二錯 壹語破的 壹筆勾銷 壹唱百合 壹竅不通 壹盤散沙 壹望無際 壹擲千金 壹息尚存 壹筆抹殺 壹語道破 壹舉成名 壹覽無遺 壹面之交 壹張壹馳 壹波三折 壹念之差 壹知半解 壹呼百諾 壹事無成 壹板壹眼 壹窮二白 壹言為定 壹佛出世 壹步登天 壹勞永逸 壹字千金 壹片冰心 壹手壹足 壹日之雅 壹木難支 壹無所有 壹馬當先 壹無長物 壹無所知 壹日三秋 壹見如故 壹手包辦 壹仍舊貫 壹孔之見 壹龍壹豬 壹片丹心 壹絲不茍 壹成不變 壹帆風順 壹團和氣 壹決雌雄 壹字之師 壹抔黃土 壹串驪珠 壹飯千金 壹言以蔽之 壹改故轍 壹表非凡 壹拍即合 壹鳴驚人 壹往無前 壹貧如洗 壹瀉千裏 壹行作吏 壹塵不染 壹場春夢 壹成壹旅 壹絲壹毫 壹葉知秋 壹龍壹蛇 壹心壹德 壹相情願 壹面之詞 壹哄而散 壹舉兩得 壹誤再誤 壹笑置之 壹家之言 壹唱壹和 壹琴壹鶴 壹落千丈 壹得之功 壹家眷屬 壹唱三嘆 壹錢不值 壹諾千金 壹脈相承 壹面如舊 壹柱擎天 壹定不易 壹狐之腋 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