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初春成語

描寫初春成語

1、春寒料峭

解釋: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凍殺年少。”

譯文:春寒冷冷,凍的殺了年輕。

示例:那是壹個陰冷的漆黑之夜。~,風雨淒淒。 ◎何為《春夜的沈思和回憶》

2、春意盎然

解釋: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濃。

示例:北國依然春寒料峭,南國卻已~了。

3、早韭晚菘

解釋:菘:蔬菜名,品種較多。初春的韭菜和秋末的菘菜。泛指應時的蔬菜。

出自:《南史·周颙傳》:“文惠太子問颙菜食何味最勝,颙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譯文:文惠太子問他吃什麽菜味道最好,他說:‘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4、草長鶯飛

解釋:鶯:黃鸝。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出自: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譯文:暮春三月,江南的草都長出來了,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示例:這樣看來,花香鳥語,~,都是大自然的語言。◎竺可楨《大自然的語言》

5、大地回春

解釋:指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現壹片生機景象。有時亦用比喻形勢好轉。

出自: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六十二回夾註:“陰歷正月初三日立春,當時有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之義,故諏吉於初四日。”

譯文:農歷正月初三日立春,當時有大地回春,萬物更新的意義,所以選吉利在月初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