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取球成語故事_成語“灌水取球”的典故出處和主人公是誰?
拼音灌水取球guanshuiquqiu
主人公文彥博
近義詞灌水浮球
成語故事
文彥博自幼天資聰穎,幼年與兒童玩球時,壹不小心,球掉進壹裸大樹的樹洞裏去。其中壹個兒童,趴在地上試圖把頭伸進樹洞把球取出來,可小小的年紀胳膊不夠長,費了半天力氣也沒夠到球,幾個小夥伴都愁了起來,互相觀望不知如何是好。有孩子跑去找來幾個大人幫忙,還有壹個孩子拿來壹根竹竿想把球從洞中趕出來。大人們望著又黑又深的洞試了幾次也沒了辦法,拿竹竿的小孩發現洞是彎的竹竿起不到作用。這時,文彥博靈機壹動想出了辦法,他讓大家回家拿盆和桶來裝水倒進樹洞裏,不壹會球果然浮了上來。這就是文彥博灌水取球的故事。
據史料記載:文彥博自幼天資聰穎,幼年與兒童玩球時,壹不小心,球掉進壹棵大樹的樹洞裏去。
小朋友嘗試伸手進樹洞取球,可是樹洞太深,怎麽也摸不到底,也想不出其他辦法來。文彥博看著樹洞想了壹會兒,說:“我有個辦法,可以試壹試 !”隨後他叫幾個小朋友提來幾桶水,把水壹桶壹桶往樹洞裏灌,不壹會兒水就把樹洞給灌滿了,皮球也忽忽悠悠地浮了上來。文彥博幼年樹洞灌水取球的故事,就發生在他的祖籍——山西省介休市。這壹故事在我國人民群眾中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中廣為流傳,膾炙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