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近鄉情怯 是什麽意思?

近鄉情怯 是什麽意思?

近鄉情怯的意思是:用以形容遊子歸鄉時的復雜心情。

出處《渡漢江》——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譯文流放嶺南與親人斷絕了音信,熬過了冬天又經歷壹個新春。越走近故鄉心裏就越是膽怯,不敢打聽從家那邊過來的人。

擴展資料

1、《渡漢江》創作背景

此詩壹說作於宋之問神龍二年(706年)途經漢水時。宋之問媚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武氏去世後,唐中宗將其貶為瀧州參軍。瀧州在嶺南,唐時屬於極為邊遠的地區,貶往那裏的官員因不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和生活習俗,往往不能生還。

神龍元年(705年)十月宋之問過嶺,次年春即冒險逃回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壹段漢水)時寫下了此詩。另壹說,此詩是李頻由貶所瀧州逃歸洛陽,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漢水)時所作。

2、《渡漢江》鑒賞

詩人在到達貶所後,即與家人斷絕了聯系,且已持續了半年以上。在這種情況下,詩人的心境如何呢?詩中似未明言,其實不然。"近鄉情更怯",說明詩人早巳"情怯"。對家中情況的壹無所知,使詩人的思慮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懼:親人們是否遭遇到什麽不幸呢?

空間的阻隔,時間的推移,使這種不安和疑懼,日趨沈重地郁結在詩人的心頭。渡過漢水,離鄉日近,但心中的恐懼也越來越沈重,因為不祥的猜測,有可能即將被證實。"不敢問",不是"不想問",詩人也想能盡早知道家人的消息。

不過,假如能聽到好消息,固然會無限欣喜,但萬壹相反呢?那麽,期待著與家人團聚的喜悅,豈不將被這無情的消息壹下子所粉碎?與其如此,不如聽任這模糊不明再持續下去,因為畢竟還存在著壹切皆好的希望啊。

這種想問而又不敢問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詩人焦慮痛苦的心情。大詩人杜甫在戰亂中與親人分離,又音信不通,在《述懷》壹詩中,寫了這樣幾句;"自寄壹封書,今已十月後。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盡管詩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書慚絕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卻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