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sān bù sì 123
含義
形容不像樣子或不正派。
解析
見“不倫不類”。
用法
用於貶義。
示例
① 老舍《四世同堂》六三:“祁老人要先看壹看租客。他小心,不肯把屋子隨便租給不三不四的人。”
② 茹誌鵑《著暖色的雪地》:“陸橙趕緊給了錢,趕緊逃上樓去,生怕她又還出壹些不三不四的話來。”
出處
①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回:“智深見了,心裏早疑忌道:‘這夥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來,莫不是要攧灑家?’”
②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細看此壹詞,可見元宵之夜,趁著喧鬧叢中幹那不三不四勾當的,不壹而足。”
近義詞
① 不倫不類
② 非驢非馬
反義詞
① 壹本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