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文字紙上談兵
漢語拼音zhǐ shàng tán bīng
英文翻譯attend to trifles and neglect the essentials;to concentrate on details but forget the main purpose or objective;to sacrifice (or drop, lose) the substance for the shadow.
詞語解釋在文字上談用兵策略,比喻不聯系實際情況,空發議論。指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問題。
字詞解釋紙:書。上:上面 。談:談論。 兵:用兵
成語性質貶義詞。
成語用法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定語。
近義詞坐而論道、華而不實、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誇誇其談、秀而不實、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反義詞埋頭苦幹、腳踏實地、兢兢業業
成語出處: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成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
(註:現今經常用於形容長平之戰失利的趙括,但是戰國時無紙,何以談得上“紙上談兵”?本成語也不在史記原句中,查找該詞句的話,清朝之前的典故中也未出現過該詞,據說是現代的某些書上聲稱是對趙括的形容造成的影響,因此成語出處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