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安分守己 [ ān fèn shǒu jǐ ]
解釋:分:本分。規矩老實,守本分,不做違法的事。
出自:宋·袁文《翁牖閑評》八:“彼安分守己,恬於進取者,方且以道義自居,其肯如此僥幸乎?”
譯文:那些安分守己,恬淡求取的,正在用道義自居,他肯如此僥幸嗎?
二、循規蹈矩 [ xún guī dǎo jǔ ]
解釋:循、蹈:遵循,依照。規、矩是定方圓的標準工具,借指行為的準則。原指遵守規矩,不敢違反。現也指拘守舊準則,不敢稍做變動。
出自:宋·朱熹《答方賓王書》:“循塗守轍,猶言循規蹈矩雲爾。”
譯文:沿著道路保持車道,還說循規蹈矩等等。
三、規行矩步 [ guī xíng jǔ bù ]
解釋:規、矩:圓規和角尺,引伸為準則;步:用腳走。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毫不茍且。也指辦事死板,不靈活。
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致》:“規行矩步,安辭定色。”
譯文:嚴格按照規矩辦事,按照固定的說辭與固定的顏色。
四、安常守分 [ ān cháng shǒu fèn ]
解釋:分:本分,自己分內的。習慣於平穩的生活,安守本分。
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二十四:“如有壹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
譯文:如果有壹種人,只習慣於平穩的生活,不太追求利潤。
五、守分安常 [ shǒu fēn ān cháng ]
解釋:信守本分,安於故常。
出自: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十三回:“妳可好生用心習學, 再如不守分安常,妳可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