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是中國 傳統 文化 的壹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壹定的意義。接下來由我給大家帶來關於八字成語大全,方便大家學習
八字成語大全
1、成語: 淡泊明誌,寧靜致遠
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
解釋: 淡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沈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沈著,專心致誌,才可有所作為。
出處: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是故非淡漠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舉例 造句 : 至於寬閑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淡泊明誌,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 ★清·無名氏《杜詩言誌》卷三?
拼音代碼: dbmy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世
2、成語: 道高壹尺,魔高壹丈
拼音: dào gāo yī chǐ,mó gāo yī zhàng
解釋: 原意是宗教家告誡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誘惑。後比喻取得壹定成就以後往往面臨新的更大的困難。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五十回:“道高壹尺魔高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可恨法身無坐位,當時行動念頭差。”
舉例造句: 所謂“道高壹尺,魔高壹丈”,他,吳蓀甫,以及他的同誌孫吉人他們,都是企業界身經百戰的宿將,難道就怕了什麽? ★茅盾《子夜》十?
拼音代碼: dgyz
反義詞 : 魔高壹尺,道高壹丈
用法: 作賓語、分句;兩種可以分開使用
英文: as virtue rises one foot,vice rises ten
3、成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拼音: dé dào duō zhù,shī dào guǎ zhù
解釋: 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出處: 《孟子·公孫醜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舉例造句: 彼以武力為後盾,我以公理為前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壹百三十壹回
拼音代碼: dddz
燈謎: 收獲不少
用法: 作謂語、賓語、狀語;用於勸誡人
英文: A just cause enjoys abundant support while an unjust cause finds little.
4、成語: 得人錢財,與人消災
拼音: dé rén qián cái,yǔ rén xiāo zāi
解釋: 得到別人金錢等好處就得為別人辦事。
出處: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14回:“惟小子弄慣了這管筆頭,才知裏邊緣故,叫做得人錢財,與人消災,只顧騙準,值些甚麽?”
舉例造句: 得人錢財,與人消災,收了他這二千兩,信和有什麽要求,就非得替他辦到不可。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上冊
拼音代碼: drqy
近義詞 : 得人錢財,替人消災
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處事
英文: If someone gives me money,I will avert this disaster for him.
5、成語: 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拼音: dōng xiàng ér wàng,bù jiàn xī qiáng
解釋: 向東面看,看不到西面的墻。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
出處: 《呂氏春秋·去尤其》:“東面望者,不見西墻;南鄉視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
舉例造句: 會己則嗟諷,民我且沮棄,各執壹隅之角,欲擬萬端之變,所謂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拼音代碼: dxeq
6、成語: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拼音: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
解釋: 失節:原為封建禮教指女子失去貞操,後泛指失去節操。貧困餓死是小事,失節事情就大了。
出處: 《二程全書·遺書二十二》:“又問:‘或有孤孀貧窮無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後世怕寒餓死,故有是說。然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
舉例造句: 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言,村兒井童,亦能耳熟,自此以後為男子者,率以婦人之失節為羞。 ★清·方苞《趙氏貞烈傳序》
拼音代碼: essd
用法: 作賓語、分句;舊時用於勸誡婦人
英文: Death by starvation is preferable to loss of chastity.
7、成語: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拼音: 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解釋: 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
出處: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舉例造句: 她想: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我何不自己走壹趟,找到那王琦瑤,倘若真是這樣,程先生也好死心了。 ★王安憶《長恨歌》第壹部四
拼音代碼: etws
8、成語: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
拼音: fāng yuán nán zhōu,yì dào bù ān
解釋: 周:調和,方和圓難於相互通融,政治道路不同的人不能和平相處。也指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尚品德。
出處: 戰國·楚·屈原《離騷》:“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百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兮,未孰異道而相安?”
拼音代碼: fyna
9、成語: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拼音: fāng yǐ lèi jù, wù yǐ qún fēn
解釋: 方:方術;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壹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各自聚集。
出處: 《周易·系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兇生矣。”
舉例造句: 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原是聲應氣求的兄弟,焉有不傷心的道理。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壹○七回
拼音代碼: fylf
近義詞: 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用法: 作賓語、分句;用於人或事物等
英文: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10、成語: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拼音: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
解釋: 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壹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仍可以很快變成好人。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舉例造句: 從來說:“孽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壹回?
拼音代碼: fxtf
近義詞: 痛改前非、放下屠刀,立便成佛
反義詞: 死不改悔、屢教不改
歇後語 : 殺豬的改做和尚
燈謎: 殺豬的出家當和尚
用法: 作謂語、分句;可以分開使用
英文: drop one's cleaver and become a Buddha (a wrongdoer achieves salvation as soon as one gives up evil)
最新八字成語大全匯總相關 文章 :
★ 常用八字成語大全
★ 勵誌八字成語大全
★ 八字成語及解析大全
★ 常見的八字成語匯集(2)
★ 以八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 有關八字的成語
★ 經典成語歇後語2020最新匯總
★ 八字成語及其解釋
★ 八個字的成語
★ 八字對聯大全最新合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