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識途
拼音: lǎo mǎ shí tú
解釋: 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老馬識途出處:《韓非子·說林上》
近義詞: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識途老馬、駕輕就熟、輕車熟路
反義詞 :老氣橫秋、老態龍鐘、不知所以、初出茅廬、乳臭未幹
成語用法:作主語、謂語;含褒義
老馬識途的故事:戰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孤竹。齊軍勝利返回時,因為不熟悉地形,迷失了方向。足智多謀的齊國軍師說:老馬無論走多遠,總能順著來路回去。果然,齊軍跟在老馬後面,走出了險谷。將士們紛紛誇贊還是老馬識途啊!
後來用老馬識途、老馬知道、馬老知道、老馬知路、馬識路、老識塗等比喻富有經驗,能為先導;用識途馬、識途驥等比喻富於經驗、知是識非的人。有經驗的人對情況熟悉,可以指引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