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ēng líng tú tàn
解釋: 生靈:百姓;塗:泥沼;炭:炭火。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裏。形容人民處於極端困苦的境地。
出處: 《晉書·苻丕載記》:“先帝晏駕賊庭,京師鞠為戎穴,神州蕭條,生靈塗炭。”
舉例造句: 譚都督允士民之情,不忍輕動幹戈,以致生靈塗炭。郭孝成《湖南光復紀事》
拼音代碼: sltt
近義詞: 水深火熱、民不聊生、民生塗炭
反義詞: 國泰民安、安居樂業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指社會時局
英文: the people are plunged into an abyss of misery
故事: 公元385年,後燕、後秦進攻前秦,活捉前秦王苻堅。幽州刺史王永擁立苻堅的兒子苻丕為皇帝,苻丕登基後發布通告稱:“皇上被害,長安淪陷,國家雕敗,生靈塗炭,全民聯合起來準備作戰。”由於後秦勢力強大,394年後秦滅掉前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