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描寫強大的成語有哪些

描寫強大的成語有哪些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

成語解釋:枯、朽:枯草朽木。摧折枯朽的草木。形容輕而易舉。也比喻摧毀腐朽勢力的強大氣勢。

成語出處:《後漢書·耿弇傳》:“歸發突騎,以轔烏合之眾,如摧枯折腐耳。”《晉書·甘卓傳》:“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

繁榮富強fán róng fù qiáng

成語解釋:形容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日益富足強大。

富國強兵fù guó qiáng bīng

成語解釋:使國家富足,兵力強大。

成語出處:《商君書·壹言》:“故治國者,其專力也,以富國強兵也。”

例  句:起感恩無已,慨然以富國強兵自任。(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八十六回)

成語出處: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之虎矣。”

例  句:羊質虎皮功不就,鳳毛雞膽事難成。(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二回)

羽毛豐滿yǔ máo fēng mǎn

成語解釋:小鳥的羽毛已經長全。比喻已經成熟或實力已強大。

成語出處:清·無名氏《杜詩言誌》卷十二:“而彼林木叢雜中,有羽毛豐滿而棲於奧援者,令人可望而不可即。”

例  句:倘若河洛不保,坐看李自成羽毛豐滿,以後的事就不堪設想了。(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五十壹章)

伏虎降龍fú hǔ xiáng lóng

成語解釋: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惡龍屈服。形容力量強大,能戰勝壹切敵人和困難。

回山倒海huí shān dǎo hǎi

成語解釋:形容力量和氣勢極強大,能壓倒壹切。

成語出處:《魏書·高閭傳》:“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堂堂正正táng táng zhèng zhèng

成語解釋: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眾。

成語出處:《孫子·軍爭》:“無要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陳,此治變者也。”

例  句:就如那妒婦破壞人家,他卻也有壹番堂堂正正的道理說出來,可知道家也卻被他破了。(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十壹回)

無敵於天下wú dí yú tiān xià

成語解釋:天下都沒有對手。形容力量強大無比。

成語出處:《孟子·公孫醜上》:“無敵於天下者,天吏也。”

攻無不克gōng wú bù kè

成語解釋:克:攻下。沒有攻占不下來的。形容力量無比強大。

成語出處:《戰國策·秦策二》:“是知秦戰未嘗不勝,攻未嘗不取,所當未嘗不破也。”

例  句:中國人民解放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向披靡。

欺大壓小qī dà yā xiǎo

成語解釋:欺騙強大的,壓迫弱小的。

成語出處:元·馬致遠《漢宮秋》楔子:“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壓小,全憑諂佞奸貪。”

強弩之末qiáng nǔ zhī mò

成語解釋:強弩所發的矢,飛行已達末程。比喻強大的力量已經衰弱,起不了什麽作用。

描寫強大的成語有哪些?描寫強大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出處:《史記·韓安國列傳》:“強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漢書·韓安國傳》:“且臣聞之,沖風之衰,不能起毛羽;強弩之末,力不能入魯縞。”

例  句:至於軍閥,那是強弩之末了。(歐陽山《三家巷》二四)

戰無不勝zhàn wú bù shèng

成語解釋:形容強大無比,可以戰勝壹切。也比喻辦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語出處:《戰國策·齊策二》:“戰無不勝而不知止者,身且死,爵且後歸,猶為蛇足也。”

例  句:自先王以來,楚兵戰無不勝。(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十九回)

虎入羊群hǔ rù yáng qún

成語解釋:老虎跑進羊群。比喻強大者沖入柔弱者中間任意砍殺。

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壹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

恃強淩弱shì qiáng líng ruò

成語解釋:淩:欺淩。依仗強大,欺侮弱小。

成語出處: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那桀紂有何罪過?也無非倚貴欺賤,恃強淩弱,總來不過是使勢而已。”

所向無敵suǒ xiàng wú dí

成語解釋:敵:抵擋。力量所指向的地方,誰也抵擋不住。形容力量強大,無往不勝。

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心書》:“善將者因天之時,就地之勢,依人之利,則所向無敵,所擊者萬全矣。”《三國誌·吳書·周瑜傳》註引《江表傳》:“士風勁勇,所向無敵。”

例  句:我自起兵以來,所向無敵。(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五回)

泰山壓卵tài shān yā luǎn

成語解釋:泰山壓在蛋上。比喻力量相差極大,強大的壹方必然壓倒弱小的壹方。

成語出處:《晉書·孫惠傳》:“況履順討逆,執政伐邪,是烏獲摧冰,賁育拉朽,猛獸吞狐,泰山壓卵,因風燎原,未足方也。”

例  句:六軍之來,殄此醜夷,如泰山壓卵耳。(明·趙弼《何忠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