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釋:指白天刮風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壹樣。形容政治黑暗,社會不安。
出自:《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譯文: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雞啼叫不止。
示例:郭沫若《星空·歸來》:“遊子歸來了,在這風雨如晦之晨,遊子歸來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後邊與“雞鳴不已”連用。
擴展資料:
近義詞
淒風苦雨 [ qī fēng kǔ yǔ ]?
解釋:淒風:寒冷的風;苦雨:久下成災的雨。形容天氣惡劣。後用來比喻境遇悲慘淒涼。
出自:《左傳·昭公四年》:“春無淒風,秋無苦雨。”
譯文:春天沒有寒冷的風,秋天沒有久下成災的雨。
示例:清·禇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二回:“我們住在這裏,總不了局,不如趁這顏色未衰,再去混他幾年,何苦在這裏,受這些淒風苦雨。”
語法:聯合式;作主語、定語;含貶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