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讀音為biàn shí,是漢語詞匯,出自《觚不觚錄》,解釋為辨認識別。出處:明·王世貞《觚不觚錄》:“觚之不為觚,幾莫可辨識。”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人問性之有無,何處辨識?予曰不難,觀其說話、行文,即知之矣。”
相關造句:
1、患有色盲的人無法辨識紅綠燈,開車容易發生危險。公司規定員工上班時要將識別證別在衣襟上,以供辨識。飛機不幸失事,罹難者的家屬,望著壹堆堆難以辨識的骸骨,不禁悲從中來。
2、信封上,收件人地址應書寫清晰,使能容易辨識。妳不愧是行家,壹眼即辨識出這幅畫是贗品。雨衣應挑選鮮明的顏色,以利辨識,並進而維護交通安全。那頭死鹿在狼群中,被咬得血肉模糊,幾乎無法辨識。
辨識有關的成語:
1、鑒貌辨色(jiàn mào biàn sè):觀察和辨識人的容顏神色,指善於觀察別人臉色,以求取悅於人
2、手高眼低(shǒu gāo yǎn dī):指做事的能力強而辨識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貪得而不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