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竹難書的意思是用盡南山的竹子做竹簡,都寫不完他的罪行(罄:用盡,用完。竹:竹子;古人用竹子制成竹簡來寫字);後比喻事實極多,難以寫完(多指罪惡)。
罄竹難書(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是壹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壹、成語寓意
隋煬帝荒淫無度,窮兵黷武。惡貫滿盈必遭天譴,農民起義遍地起,隋煬帝最終落了個身配亂死國亡的下場,可悲可憐。有些人的罪惡確實罄竹難書,這些人會遺臭萬年,難以逃脫歷史的評判;但是還有壹種人,壹輩子行善積德,這些人名垂青史,永遠會被世人牢記。
俗語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小錯聽之任之,終有壹天小錯會釀我無法彌補的大錯。而行大善的人也是從壹件壹件的小事開始做起的。如果日行壹善,就能夠積累起壹個善良的人生,眾人培睜檔喝彩的人生。
二、成語用法
1、成早鬥文用法
“罄竹難書”比喻罪惡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含貶義;在句子中壹般充當謂語、賓語。
2、運用示例
(1)明·無名氏《四賢記·解綬》:“妳惡端罄竹難書寫,貪穢熏人怎掩遮。”
(2)清·昭梿《嘯亭雜錄·郭劉二疏》:“明珠壹人,其智術足以彌縫過惡,又有余國柱奸謀附和,負恩之罪,罄竹難書。”?
三、成語辨析
罄竹難書——擢發難數:“罄竹難書”與“擢發難數”意思相近。“擢發難數”形容罪惡多得像頭發那樣,數也數不清。“罄竹難書”強調罪惡寫不完;“擢發難數”強調罪惡數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