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水果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
1.望梅止渴
2. 倒吃甘蔗
3.瓜果飄香
4.鮮脆欲滴
5.清脆爽口
7. 質嫩爽口齒
8.夾留香甜
9.可口甘甜
10.可口香脆
11. 口齒留香
12. 回味無窮
13.垂涎欲滴
14. 芳香四溢
15.芳香滿溢
16.鮮美多汁
17.質嫩爽口
18.芳香滿溢
19. 果甜瓜香
20.果肥汁甜
21.明黃酸甜
22.汁甜肉脆
23.瓜果飄香
24.翠綠欲滴
25..晶瑩剔透
26.青翠油亮
27..綠皮紅瓤
28..白裏透紅
2. 形容水果汁多成語
汁香味濃:形容菜肴或水果的滋味豐實,很好吃。
3. 形容水果很多的成語
碩果累累
拼音:[ shuò guǒ léi léi ]
白話釋義: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出處:網絡資料
英文翻譯:heavily
(3)水果多的成語擴展閱讀:
形容多的成語還有:滿山遍野、不計其數、數不勝數、成千上萬
壹、滿山遍野
白話釋義: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朝代:近代
作者:杜鵬程
引證:《保衛延安》第二章:“他坐鎮延安,用紅藍鉛筆在地圖上亂畫,我們就滿山遍野亂竄!”
二、不計其數
白話釋義:無法計算數目,形容極多。
朝代:宋
作者:周密
出處:《武林舊事·西湖遊賞》:“其余則不計其數。”
翻譯:剩下的無法計算數目
三、數不勝數
白話釋義:數也數不過來,形容很多。
朝代:1896年
作者:郁達夫
引證:《方巖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跡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壹年四季;方巖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
四、成千上萬
白話釋義:形容數量非常多。也說成千累萬、成千成萬。
朝代:清
作者:文康
出處:《兒女英雄傳》第三十回:“他看著那烏克齋、鄧和公這班人;壹幫動輒就是成千累萬;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4. 表示水果很多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碩果滿園
解釋:碩果,很大的果實。指果園中果實很大、很多。
碩果滿枝
解釋 : 碩大的果實掛滿了枝頭,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大豐收。
綴滿枝頭
解釋 : 果實掛滿了枝頭,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大豐收。
密密匝匝
解釋 : 密密麻麻的都是,可以用來形容果實很多,到處都是。
果香四溢
解釋:水果的香味到處溢散,形容水果很多。
果實累累
解釋 : 累累:連續成串。果實連續成串,說明果實很多。
例句 : 瞧!那棵樹上真是果實累累。
碩果累累
解釋 : 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
5. 形容水果多 的成語
碩果滿抄園
解釋:碩果,很大的果實。指果園中果實很大、很多。
碩果滿枝
解釋 : 碩大的果實掛滿了枝頭,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大豐收。
綴滿枝頭
解釋 : 果實掛滿了枝頭,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大豐收。
密密匝匝
解釋 : 密密麻麻的都是,可以用來形容果實很多,到處都是。
果香四溢
解釋:水果的香味到處溢散,形容水果很多。
果實累累
解釋 : 累累:連續成串。果實連續成串,說明果實很多。
例句 : 瞧!那棵樹上真是果實累累。
碩果累累
解釋 : 碩果,大的果實。累累,形容積累很多。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
出處 : 七百來,子孫不息,人才輩出,歷代科舉,碩果累累 。 霍達 《補天裂》第十三章
掛滿枝頭
解釋 : 樹枝上都掛滿了,形容某種東西,水果或鮮花等數量很多。
果園飄香
解釋 : 果園裏到處都能聞到果香味,用來形容水果豐收,數量很多。
6. 形容水果很多的成語
碩果累累:本義是指秋天豐收時樹上的果實茂盛的樣子。現在常引申為某人的作品很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註:碩:(果實)大,豐盛。
7. 形容水果多的詞語有哪些
描寫水果的好詞精選:
鮮紅透亮
白裏透紅
紫中帶綠
晶瑩透亮
瑪瑙似的
又大又圓
果實肥碩
枇杷泛金
果香四溢
酸甜可口
冰涼爽口
又香又甜
8. 水果汁多的成語
很大的果實。碩抄果滿枝解釋襲 : 瞧,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密密匝匝解釋 ,用來形容水果很多,大豐收: 碩大的果實掛滿了枝頭,形容水果很多碩果滿園解釋。例句 。果實累累解釋 。碩果累累解釋 。綴滿枝頭解釋 :碩果: 碩果。指果園中果實很大: 累累、很多:連續成串: 密密麻麻的都是,可以用來形容果實很多:水果的香味到處溢散。果實連續成串,到處都是!那棵樹上真是果實累累,大豐收,大的果實: 果實掛滿了枝頭。果香四溢解釋,說明果實很多,形容積累很多。累累。指結的大的果實特別多
9. 形容水果的成語
1.禍棗災梨
舊時印書,多用棗木、梨木雕版,因謂濫刻無用的書為“禍棗災梨”。參見“梨棗”
2.梨花帶雨
語本唐白居易《長恨歌》:“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壹枝春帶雨。”“梨花帶雨”原為形容楊貴妃泣下如雨時的姿容。後用以形容女子的嬌艷
3.梨眉艾發
眉發俱白。形容年高
4.梨園弟子
亦稱“梨園子弟”。①唐玄宗時梨園宮廷歌舞藝人的統稱。②唐以後泛指戲曲演員
5.避李嫌瓜
三國魏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後以“避李嫌瓜”表示避免嫌疑.
(9)水果多的成語擴展閱讀:
其實果物貼近我們的生活是壹貫的,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果物從未淡出過人類視線範圍。古代人類使用水果祭祀、贈禮、招待,甚至在詩歌創作中都要借用水果抒情、頌誌。今天我們仍然耳熟能詳的壹些關於水果的文字創作,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知道壹些,例如詩經中歌頌知遇之恩的“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再比如頌人品德高尚的諺語“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還有今天我們任然廣泛使用的成語“瓜田李下”等等。
在我國古代借喻文化中,水果的借用,涉及範圍最廣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拿水果做比喻。什麽“投桃報李”“二桃三士”“斷袖分桃”“望梅止渴”“李代桃僵”,不管是嫉妒還是同誌,或者陰謀詭計。這些含有水果的詞語都能表達他們的微妙含義。
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殊機智聰慧,能言善辯,有壹次他出使楚國。楚王為了顯示自己國家強大,三番兩次想要借機侮辱晏子,都被晏子巧妙的用語言回擊,最後使得楚王自取其辱。這其中有壹件事情就和水果有關系。
話說楚王羞辱晏子不成,又使壹計。宴會上,楚王讓人壓接兩個囚犯從殿門口經過。故意含住押解的侍衛,問這兩個犯人是哪裏的,犯了什麽罪。侍衛回答說是齊國人,翻了偷竊罪。楚王搖頭哈哈大笑說,“嘖嘖,這就是齊國人啊”
這時候作為齊國的使者的晏子,不慌不忙的站起來對楚王說:
“我聽說呀,這橘子它生在淮南就是橘子,甘甜可口,要是移植到淮北,就不是橘子了,變得又酸又澀,雖然外形上看起來差別不大,但是本質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這是什麽原因呢,主要還是水土不壹樣了,我齊國的良民到了妳門出國就變成了盜賊,這都賴妳們楚國的水土把他們變壞了”
楚王壹聽,鬧了個大紅臉。不好意思的向晏殊告罪:“真不應該戲弄像妳這樣的聖人,我這真是自取其辱”
這個故事裏,晏子借用淮南北之間橘子的差別,巧妙的維護了自己和國家的尊嚴。晏子的聰明機智也因此被後人稱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