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求又簡單又好記的成語故事

求又簡單又好記的成語故事

1.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壹舍為三十裏)。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2.壹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壹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壹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壹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麽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3.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誌報仇復國,請範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壹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4.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壹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5.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死的交情。 6.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7.殺雞取卵.從前有個人家裏養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地能下蛋,可有壹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麽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後發現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石。大大小小的膽結石就像雞蛋壹樣。殺雞的時侯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看到了以後就四處亂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壹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8.守株待兔。有壹只兔子半夜跑到豬圈裏偷吃豬圈裏的草,不料因為天黑看不見,壹不小心掉到了豬圈旁邊的豬糞池裏淹死了。第二天那個宋國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興,於是就天天的守在豬圈旁邊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豬圈裏的草淹死在豬糞池裏。這就是守豬待兔的由來,豬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書上又稱守豬待兔為守株待兔

9.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妳的矛,去刺妳的盾牌,會怎麽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10.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裏,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裏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