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焚書坑儒的成語故事

焚書坑儒的成語故事

”焚書坑儒“是指兩件事。

壹、在秦始皇三十四年,淳於越反對當時實行的“郡縣制”,要求根據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駁斥,並主張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學誹謗朝政。

秦始皇采納李斯的建議,下令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此次事件就是“焚書”。

二、在秦始皇三十五年,方士盧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敗後,私下談論秦始皇的為人、執政以及求仙等各個方面,之後攜帶求仙用的巨資出逃。秦始皇知道後大怒,故而遷怒於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審訊,抓獲460人並全部活埋。此次事件就是“坑儒”。

焚書坑儒鞏固了秦王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鉗制了當時人們的思想,暴政也加速了秦王朝的滅亡。

這壹事件開啟了封建時期愚民統治的先河。

擴展資料

焚書坑儒影響

1、加快了秦朝的滅亡

秦始皇焚書坑儒,意在維護統壹的集權政治,反對是古非今,打擊方士荒誕不經的怪談異說,但並未收到預期的效果。這壹點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2、產生了嚴重的損失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統壹六國後為統制思想文化而采取的措施,戰國時期,由於社會關系發生的激烈變動,學術界呈現出壹種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的局面。

至其末年,諸國由分裂歸於統壹;與之相應,思想文化也出現了力求兼收並蓄、冶熔各家學說於壹爐的趨勢。秦始皇統壹六國後,運用封建國家的權力,強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統制政策。焚書坑儒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

百度百科-焚書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