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雪釋迦尊,面壁達摩悟。觀此因緣行果成,兜率天堂住。----《蔔算子 妙覺寺僧索》 元 王哲
2.梁武憨癡達摩呆,個中消息豈容猜。----《完溪沙》宋 史浩
3.達摩無心惟穩坐,倪寬已老更耽書。----《暖轎》宋 孔武仲
4.達摩壹字無法,惠子五車著書。----《扇子詩》宋 李石
5.梵誌翻著襪,摩耶生悉達。----《偈頌壹百二十三首》 宋 釋崇嶽
6.天上無彌勒,人間無釋迦。燒香禮拜誰,唵摩尼達哩吽咤。----《偈頌七十六首》宋 釋師範
7.霜顱隱白毫,鎖骨埋青玉。皆雲似達摩,只履還天竺。----《書黁公詩後(並敘)》宋 蘇軾
8.達摩從西來,不受梁武襯。----《玉泉長老不受承天襯因作頌》宋 黃庭堅
9.摩拊惸嫠達下情,領州作縣總書生。----《次韻徐贊府蜚英八首》宋 方回
10.舌笑張儀在,心憑達摩安。清和天氣好,應免夾衣寒。----《清知》宋 宋伯仁
11.達摩西來長子孫,不徒無諍且無言。----《贈無諍和尚四首》宋 王邁
12.自聞達摩西來意,五葉敷榮祗壹花。從此祖風傳不泯,靈芝到處有奇華。----《壹華亭》宋 朱敏功
13.心源壹了千佛空,底用區區祖衣缽。達摩大鑒無兩身,震旦天竺非異國。----《贈江西瑞上人至南海袖詩相過》宋 曾豐
14.山僧迎門筆相揖,為語祖師存德跡。屈指於今八百年,已在西來達摩前。----《題靈巖》宋 鮮於侁
15.明月堂前枯梅華,太陽門下雪交加。寶樓閣裹多怪敗,達哩摩尼吽咤。----《頌十玄談·還源》宋 釋印肅
2.形容學藝的成語壹字師 指訂正壹字之誤讀,即可為師。
亦指更換詩文中壹、二字的老師。出處:五代·王定寶《唐摭言·切磋》載李相讀《春秋》,叔孫婼之“婼”應讀“敕略切”,李誤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慚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禮,號曰‘壹字師’”。
白首北面 北面:古以南面為尊,北面為卑,此指學生敬師之禮。謂年老猶拜師受業。
出處:《文中子·立命》:“夫子十五為人師焉,陳留王孝逸先達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豈以年乎?”白雪陽春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壹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百年樹人 樹:種植,栽培。
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出處:《管子·權修》:“壹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百世之師 世世代代的老師,指才德高尚而永遠可為人師表的人。出處:先秦·孟軻《孟子·盡心下》:“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別有滋味 原意是另有壹種別人無法體會的離愁別恨的滋味,指亡國之痛。後泛指文學藝術的情調、意蘊另有種動人的美感和趣味。
出處:南唐·李煜《烏夜啼》詞:“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壹番滋味在盡頭。”不堪造就 指沒有培養前途。
出處:茅盾《蝕·追求》八:“第三是學生們既然做不出文章,便是不堪造就,應當淘汰出去──這是清校。”才華橫溢 才華:表現於外的才能。
多指文學藝術方面而言,很有才華。出神入化 神、化:指神妙的境域。
極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學藝術達到極高的成就。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聲,他連忙答應。金聖嘆:‘真正出神入化之筆’。”
傳道受業 受:通“授”。傳授道理,教授學業。
出處: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傳神阿堵 傳神:指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描繪的人物生動、逼真;阿堵:六朝人口語,即這、這個。
形容用圖畫或文字描寫人物,能得其精神。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畫人,或數年不點目精(睛)。
人問其故,顧曰:‘四體妍蚩,本無善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教無常師 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師。出處:《尚書·鹹有壹德》:“德無常師,主善為師。”
口傳心授 指師徒間口頭傳授,內心領會。出處:明·解縉《春雨雜述·評書》:“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
老師宿儒 宿儒:原指長期鉆研儒家經典的人,泛指長期從事某種學問研究,並具有壹定成就的人。指年輩最尊的老師和知識淵博的學者。
亦作“老手宿儒”。能者為師 會的人就當老師。
即誰會就向誰學習。出處:《禮記·學記》:“能博喻,然後能為師。”
青出於藍 青:靛青;藍:蓼藍之類可作染料的草。青是從藍草裏提煉出來的,但顏色比藍更深。
比喻學生超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出處:《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青過於藍 青從藍草中提煉出來,但顏色比藍草更深。比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同“青出於藍”。出處:宋·朱熹《答呂季克書》:“其所著書乃如此,若《原說》者,則可謂青過於藍矣。”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山谷下》:“東坡蓋學徐浩書,山谷蓋學沈傳師書,皆青過於藍者。”孺子可教 指年輕人可培養。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父去裏所,復返,曰:‘孺子可教矣。’”授業解惑 授:教,傳授。
惑:疑難。傳授學業,解除疑難。
桃李之教 指老師的教誨。下裏巴人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民間流行的壹種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學藝術。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裏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
學如穿井 穿:鑿通。求學如同鑿井。
比喻在學習當中,學到的知識越深也就越難,因此為了獲得更深的學問,必須要有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學無常師 求學沒有固定的老師。
指凡有點學問、長處的人都是老師。出處:《論語·子張》:“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言傳身教 言傳:用言語講解、傳授;身教:以行動示範。
既用言語來教導,又用行動來示範。指行動起模範作用。
出處:《莊子·天道》:“語之所貴者意也,意有所隨。意之所隨者,不可以言傳也。”
陽春白雪 原指戰國時代楚國的壹種較高級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
出處: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而已。”壹字之師 改正壹個字的老師。
有些好詩文,經旁人改換壹個字後更為完美,往往稱改字的人為“壹字師”或“壹字之師”。出處:宋·計有功《唐詩紀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枝開’作‘壹枝開’。
齊己下拜,人以谷為壹字師。”衣缽相傳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
比喻技術、學術的師徒相傳。出處:《舊唐書·神秀傳》:“昔後魏末,有僧達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雲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
3.描寫武功的成語按狗低頭 暗香疏影 獒口奪杖 遨遊東海 拗鞭 拗步拉弓 八步趕蟾 八方藏刀勢 把臂攔門橫鐵閂 霸王扛鼎 霸王卸甲 白帝斬蛇勢 白鵝手 白鶴亮翅 白虹貫日 白虹經天 白露橫江 白馬翻蹄 白蛇吐信 白霧茫茫 白燕剪尾 白猿取桃 白猿偷桃拜天庭 白猿問路 白猿獻桃 白雲蒼狗 白雲出岫 百鳥朝鳳 百丈飛瀑 拜佛聽經 班姬賦詩 傍花拂柳 棒打狗頭 棒打雙犬 棒挑癩犬抱殘式 抱虎歸山 豹尾腳 鮑魚之肆 北回晨風 背棍撞鐘 背心釘 閉門鐵扇 閉門鐵扇刀 碧雞報曉 碧雞展翅 碧簫聲裏雙鳴鳳碧淵騰蛟 避撲擊虛 變勢掌 冰河倒瀉 冰河開凍 撥草尋蛇 撥狗朝天 撥雲見日 搏獅手 搏兔手 捕風式 采和獻花 彩筆畫眉 彩鳳旋窩 彩虹經天 彩樓拋球 參拜北鬥 蒼松迎客 蒼鷹搏兔 曹國舅拍板 曹令割鼻 插花蓋頂 長安壹片月,萬戶搗衣聲 長虹經天 長江三疊浪 長空落雁 長者折枝 嫦娥竊藥 朝拜金頂 朝天勢 朝天壹柱香 撤身倒步壹溜煙 沈肘擒拿 持劍歸原 赤日金鼓 赤日炎炎 赤焰暴長 沖天炮 沖天掌蘇秦背劍 沖陣斬將 抽撤連環 抽梁換柱 出勢跨虎西嶽傳 杵伏藥叉 穿手藏刀 穿心錐 穿掌閃劈 穿針引線 垂手破敵 春風拂柳 春風楊柳 春雷乍動 春雷震怒 春雲乍展 刺肩式 從心所欲 存孝打虎勢 達摩面壁 打八式跺子腳 打草驚蛇打虎式 大纏絲 大關門式 大海沈沙 大海撈針 大江東去 大九天手 大魁星 大力金鋼杵 大漠飛沙 大漠孤煙 大漠平沙 大母哥鹽失,長鵝鹵翼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大鵬展翅 大三拍 大鐵網 呆若木雞 岱宗如何 帶醉脫靴 丹鳳朝陽 單鞭 單鳳朝陽 單掌開碑 膽裂奈何橋 當頭棒喝 刀光掩映孔雀屏刀槍齊鳴 倒拔垂楊 倒踩七星步 倒踩三疊雲 倒打金鐘 倒跌金剛 倒反乾坤 倒掛金鉤 倒掛珠簾 倒卷珠簾勢 倒輦猴 倒扭金鐘 倒騎龍 倒提金鐘 倒臥虎怪蟒翻身 倒行逆施 倒曳九牛尾 倒栽金鐘 倒折梅 倒轉七星步 搗虛式 羝羊觸藩 狄青降龍 電母照鏡 電照長空 墊步踹腿 貂嬋拜月 吊客臨門 跌撲步 疊翠浮青 定陽針 東施效顰 東展錦羽 鬥柄東指 鬥柄南指 毒龍出洞 毒蛇擺尾 毒蛇出洞 毒蛇尋穴手 獨劈華山 斷山絞 惡狗攔路 惡虎攔路 惡犬攔路 耳光式 二郎擔山 二郎擔山掌 二郎擔衫 翻身劈擊 翻身劈山 翻身上卷袖 翻身探果 翻天徹地 翻天覆地 反戳狗臀 反躬自省 反身劈山 反身栽錘 反脫袈裟 反腕勾鎖 返腕翼德闖帳 飯角讓粽臭,壹官拜馬猴 (萬國仰宗周,衣冠拜冕旒) 飯來伸手 飛來奇峰 飛龍在天 飛瀑流泉 飛沙走石 飛燕穿柳 飛燕回翔 廢寢忘食 分花拂柳 分花拂柳式 粉蝶翻飛 風擺荷葉 風卷長草 風卷霹靂上九天 風卷雲殘 風掃敗葉 風掃落葉 風沙莽莽 風行草偃 風雲乍起 封閉手 鳳點頭 鳳凰三點頭 鳳凰旋窩 鳳凰旋窩回身轉 鳳凰展翅 鳳棲於梧 鳳曲長鳴 鳳尾手 伏虎式 伏象勝獅 浮丘挹袖 浮雲去來 撫琴按蕭 撫琴式 負子渡河 附骨之蛆 蓋馬三拳 罡風掃葉 高山流水 高四平 高探馬 哥翁喊上來 是橫不敢過(孤鴻海上來,池潢不敢顧) 耿耿銀河 弓步劈打 弓步式 弓步雙推掌 弓箭沖拳 鉤戈握拳 鉤掛進步連環刀 鉤腿反踢 孤形只影 孤雁出群 孤雲出岫 古柏森森 古道揚鞭 古墓幽居 古松矯立勢 鼓瑟式 瓜棚拂扇 怪蟒翻身 怪鳥搜雲 關平獻印 觀音坐蓮 歸去來兮 貴妃回眸 貴妃醉酒 滾手刺紮 滾手虎坐 海市蜃樓 海燕掠波 寒雞步 寒江獨釣 寒鴉赴水 韓湘子雪擁藍關 漢將當關 漢鐘離玉洞論道 皓腕玉鐲 和風細雨 河朔立威 鶴飛九天 鶴蛇八打 鶴翔手 鶴翔紫蓋 鶴嘴勁 黑雲滿天 黑沼靈狐 恒河入海 橫拜觀音 橫踹虎腰 橫架金梁 橫江飛渡 橫攔天門 橫掃千軍 橫掃千軍,直摧萬馬 橫身攔腰斬 橫拖單鞭 橫行漠北 橫雲斷峰 烘雲托月 紅拂夜奔 紅線盜盒 紅玉擊鼓 洪崖拍肩 鴻飛冥冥 鴻漸於陸 後叉步撩掌 後插步擺掌 後顧無憂 忽聽噴驚風,連山若布逃(俯聽聞驚風,連山若波濤) 胡馬越嶺 虎門手 虎跳澗 虎尾鞭勢 虎尾剪 虎爪手 虎縱步 護肩刀 花開並蒂 花開見佛 花前月下 華嶽三神峰 劃手 懷心腿 懷中抱月 環抱六合 黃蜂刺 黃龍轉身吐須勢 黃沙莽莽 黃鶯落架 回風步 回風拂柳 回風落葉 回龍杖 回馬彈 回馬槍 回身劈山刀 回頭是岸 回頭望月鳳展翅 彗星飛墮 混沌初開 混飩壹破 混元式 或躍在淵 或左或右 甲魚翻身 剪撲自如 見龍在田 見人伸手 諫果回甘 江城飛花 江河日下 江上弄笛 降龍伏虎 降魔踢鬥式 蛟龍出淵 截劍式 今朝有女顏如玉金燈萬盞 金頂佛光 金頂九式 金剛掣尾 金剛伏虎 金剛護法 金鉤掛玉 金鉤破冰 金雞獨立 金鉸剪月 金龍探爪 金龍抓爪 金輪度劫 金馬嘶風 金馬騰空 金鵬展翅庭中站 金蛇萬道 金聲玉振 金鎖墜地 金雁橫空 金玉滿堂 金玉瓦礫 金針渡劫 錦筆生花 進步搬攔捶 進步連環 進步提籃 進手連環刀 涇渭同流 荊軻刺秦 荊軻獻圖 井欄 敬德掛鞭 敬德卸甲 敬禮三寶 敬捧寶經 鏡裏觀影 九鬼摘星 九連環 九品蓮臺 九曲折骨法 九轉丹成 舉案齊眉 舉火撩天 舉火撩天 巨象開山 覺後空空 峻嶺橫空 駿馬脫韁 開門見山 開門揖盜 開天辟地 揩磨塵垢 亢龍有悔 渴馬奔泉 空谷足音 空擊蒼鷹 空碗盛飯 空屋住人 孔雀開屏 枯藤纏樹 苦海回頭 跨虎蹬山 快刀斬亂麻 快活三 魁鬼仰鬥撩綠欄 魁星點元 魁星踢鬥 魁星踢鬥勢 拉弓式 來鶴清泉 攔腰取水四門劍 攔雲手 攬雀尾 懶漢閂門 懶驢打滾 懶紮衣 朗月無雲 浪搏江礁 浪跡天涯 浪子回頭 撈月式 老龍探珠 老枝橫斜 雷公著地轟 雷針轟木 冷月窺人 禮敬如來 李廣射石 鯉魚。
4.有誰知道很多形容武功招式的詞語或句子掀波逐浪(左掀掀橋—右鉆撞拳) 2金剛出世(左架橋—右平撞拳) 3雲另升天(左下爪—右仰撞拳) 4搭橋過河(左扣橋—右豎撞拳) 5葉底穿蝶(左帶橋—右豎撞拳) 6泰山壓頂(左擒掌—右鞭拳) 7浪子拋球(左下爪—右彈拳) 8青衣垂簾(左下爪—右啄拳) 9公牛鳴角(左下爪—右兜拳;左掀橋—右兜拳) 10霸王敬酒(左掀橋—右鉤拳) 11青龍點頭(右鉤掌—左點拳) 12鑿石開山(左擒掌—右錘拳) 13鯉魚吐珠(豎拳連撞) 14橫掃千軍(左橫掃拳—右斜掃拳) 15鳴鼓驚天(雙貢橋) 16父子相隨(雙低掀橋—雙拳直進) 17提燈引路(右架橋—左撩拳) 18鐵錘沈江(右下壓掌—左反鞭拳) 19醉漢猜拳(左外架—右平撞拳/右擺步) 20月移花蔭(左內撥掌—右平撞拳/左閃步) 21雀躍青枝(右平撞拳/換跳步) 22黑熊扭身(左·右平撞拳/扭身步 23靈龜縮頭(右平撞拳/右上步·後躍躍躍步) 24關公卸甲(左平撞拳(擋掌)/左退平馬步) 25後羿拉弓(右平撞拳/左落步) 26隨風轉舵(左垂手式/後插步壹右平撞拳/扭身步) 27雙獅搶球(雙豎撞拳) 28手提乾坤(左頂橋—右撟手)手) 29關門謝客(雙關橋。
5.描寫少林的句子有哪些少林寺在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2公裏。寺院坐落在叢林茂密的少室山陰,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歷史久遠,始建於北魏,後來,印度名僧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傳授禪宗。
達摩被稱為中國佛教禪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稱為禪宗的祖庭。
香火繚繞的大殿裏,木鼓聲聲,佛號悠揚。閉目合十的僧人們壹本正經地在誦念著普度眾生的經文。操場上,數以千計的當代"少林俗家弟子"喊聲陣陣。兜售佛珠的女人們纏著遊人巧舌如簧。居心叵測的不法僧人瞄著遊人的腰包,盤算著騙局和陷阱。大雄寶殿上端坐的金身佛祖,以千古不變的寧靜,端莊,慈眉慧眼,於紅塵滾滾之中註視著少林寺的今天和明天。
整個寺院古色古香,古磚古瓦古樹,壹景壹物飽經歷史風霜。每壹座建築物都顯得蒼老高深,蘊含深廣,沒有壹點衰敗氣象。壹座建築群就是壹個藝術寶庫,飛梁畫棟層層疊疊,這些木質建築不用壹枚鐵釘,全靠各梁柱齒交溝含,互為抵禦,穩穩妥妥地把壹座建築支撐了數百年,甚至上千年。這些能工巧匠縝密的藝術構思,真是不可思議。還有那些梁柱上的雕刻,不知前人是如何把這些優美的藝術圖案雕上去的。藏經樓裏,不知又存藏著多少古人的筆跡。千年風雲變幻,依然無法改變這座古寺的顏色。
詩句有:
《遊少林寺》
(唐)沈佺期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沈佺期(約656——713),唐代詩人。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人。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長安中,任通事舍人,預修《三教珠英》,後轉考功郎給事中。曾因貪汙及諂附張易之,被流放驩州(在今越南境內)。稍遷臺州錄事參軍。神龍中,召見,拜起居郎,修文館直學士,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開元初卒。其詩多應制之作,流放時期的作品,則多對其境遇表示不滿。律體謹嚴精密,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與宋之問齊名,並稱“沈宋”。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沈佺期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