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指古代作戰時搖著旗子,大聲喊殺助威。現 比喻 給 別人 助長聲勢。
成語出處: 元·喬孟符《兩世姻緣》第三折:“妳這般 搖旗吶喊 ,簸土揚沙。”
成語例句: 球場上球迷們 搖旗吶喊 ,為各自的球隊助威。
註音: ㄧㄠˊ ㄑㄧˊ ㄣㄚˋ ㄏㄢˇ
搖旗吶喊的近義詞: 擂鼓助威 助長聲勢 吶喊助威
搖旗吶喊的反義詞: 鳴金收兵 用敲鑼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水滸傳》第九七回:“ 盧先鋒 兵到,見 孫安 勇猛, 盧先鋒 令鳴金收兵 偃旗息鼓 放倒軍旗,停止擊鼓。指秘密行軍,不暴露目標。也指停止戰鬥。比喻停止做某事 突厥受詔,則諸蕃君長必相 不動聲色 不說話,也不表露感情的變化,形容沈著、鎮靜
成語語法: 聯合式;作謂語、狀語;比喻給別人助長聲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聯合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wave flags and shout battle cries <bang the drum for somebody, sound the clarion>
俄語翻譯: размáхивать флáгом и призывáть к бою 其他翻譯: <德>für jn die trommel rühren<法>agiter les drapeaux et se récrier
成語謎語: 郝大勇振臂高呼
讀音註意: 旗,不能讀作“qī”。
寫法註意: 吶,不能寫作“納”或“訥”。
歇後語: 戲臺上跑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