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把壹切都看淡了的成語有那些嗎

把壹切都看淡了的成語有那些嗎

處之泰然 滿不在乎 若無其事 安之若素 漠然置之

1、成語:處之泰然

拼音:chǔ zhī tài rán

解釋: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形容鎮定、毫不在意的樣子。形容碰到困難或危急情況,態度鎮定,從容不迫。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出自: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爰初發跡,遘此顛沛,神情玄定,處之彌泰。”

示例:老舍《四世同堂》四十八:“大赤包聽出瑞宣的諷刺,而~,她尖聲的咯咯的笑了。”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形容面對困難與變故的態度

褒貶:褒義詞

英語:take things calmly;remain unruffled;keep one's head;not stir an eyelid

2、成語: 滿不在乎

拼音: mǎn bù zài hū

解釋: 滿:全;在乎:在意。絲毫不在意。形容對事情壹點也不重視。

出處: 朱自清《執政府大屠殺記》:“區區壹條生命,在他們眼裏,正和壹根草,壹堆馬糞壹般,是滿不在乎的!”

舉例造句: 交代了幾句話,滿不在乎地隨蘇沛霖到了朱家。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壹部

拼音代碼: mbzh

近義詞: 漫不經心、無動於衷、若無其事

反義詞: 鄭重其事

歇後語: 醋壇子打酒;壹瓶酒倒在碗裏

燈謎: 失足;消除

用法: 作賓語、狀語;形容絲毫不在意

英文: shrug one's shoulder

3、

成語: 若無其事

拼音: ruò wú qí shì

解釋: 象沒有那回事壹樣。形容遇事沈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出處: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統領聽不見,莊大老爺也聽不見,就作為如無其事,不去提他了。”

舉例造句: 王柬芝若無其事地閂上門,又叫她點著燈,他那雙眼睛四處巡視著。 ★馮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拼音代碼: rwqs

近義詞: 不動聲色、泰然自若

反義詞: 六神無主、張皇失措

歇後語: 關雲長刮骨下棋

燈謎: 謠傳

用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的態度

英文: as if nothing had happened

4、成語: 安之若素

拼音: ān zhī ruò sù

解釋: 安:安然,坦然;之:代詞,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處,和往常壹樣,不覺得有什麽不合適。

出處: 清·範寅《越諺·附論·論墮貧》:“貪逸欲而逃勤苦,喪廉恥而習諂諛,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舉例造句: 第二天寶小姐酒醒,很覺得過意不去。後來彼此熟了,見瞿太太常常如此,也就安之若素了。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八回?

拼音代碼: azrs

近義詞: 泰然處之、漠然置之、隨遇而安

反義詞: 驚惶失措、寢食不安、見異思遷

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面對困境毫不介意

英文: bear something with equanimity

5、成語: 漠然置之

拼音: mò rán zhì zhī

解釋: 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擱在壹邊。指對人或事態度冷淡,放在壹邊不理。

出處: 清·錢泳《履園從話·會稽郡王墓》:“故國家有祀祭之典,官吏有防護之冊,而為之子孫者豈忍聽其荒廢不治而漠然置之耶!”

舉例造句: 彼而漠然置之,猶可言也;我而~,不可言也。 ★清·梁啟超《少年中國說》

拼音代碼: mrzz

近義詞: 漠不關心、置之不理、不屑壹顧

反義詞: 體貼入微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指態度冷淡

英文: hold lo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