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照著葫蘆畫個瓢兒

照著葫蘆畫個瓢兒

2021/1/30

日更第37篇

? 照葫蘆畫瓢,是壹個成語,同時也是人們在生活中很常用的壹句俗語。

? 在古代,“照葫蘆畫瓢”多用來比喻事情簡單、容易,不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就能辦到,也比喻頭腦簡單,只知道馬馬虎虎模仿,不能發揮其創造性。

? 由於它十分生動形象,所以後來人就用它來教育別人。

? 那麽,為何要把模仿別人的行為稱為“照葫蘆畫瓢”呢?

? 據說,這句俗語來源於《宋史》中的壹個小典故。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壹:“頗聞翰林草制,皆撿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診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 話說北宋年間,有壹位名叫陶谷的翰林學士,想到外地去做官,便托人在宋太祖趙匡胤面前推薦自己。 不料,趙匡胤壹聽說是陶谷,便笑著說:“這位老先生起草文件時,總是照抄前人的舊本,只不過改頭換面地編編而已。”於是,陶谷便沒有被任用。

? 陶谷知道自己沒有被任用的原因後,覺得很慚愧,於是寫詩自我解嘲曰:“官職須由生處有,才能哪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就這樣,“照葫蘆畫瓢”這個俗語就流傳開來了。

? 今天寫這篇文章,我不想教育別人,反而想借著這個俗語想鼓勵那些剛開始學畫畫的人,很有必要“照葫蘆畫瓢”。

? 為什麽這麽說呢?

? 因為剛開始學畫畫,就是“照葫蘆畫瓢”不斷提升繪畫功底的過程。通過不斷地臨摹和模仿,鍛煉基本的運筆手法。

? 剛開始妳有可能畫的線條不直,模仿的比例不對,構圖也不準確,但是沒有關系,堅持下去,慢慢地妳就會畫得越來越好了。

? 這個“照葫蘆畫瓢”,也不是隨心所欲地去畫。

? 在拿到妳想模仿的圖片時,首先妳不要急著去畫,而是花壹兩分鐘用來觀察圖片。

? 比如妳今天想畫壹個簡單的動漫人物。

? 拿到圖片之後,妳首先要觀察這個人物在這張圖片裏的位置,是居中呢?還是偏左偏右呢?亦或是靠上靠下呢?

? 這時妳可以先在紙的正中間用鉛筆輕輕地畫個大“十”字,定出紙張的中心線。

? 然後觀察這個動漫人物在中心線的具體位置。頭部在橫中線的什麽位置?身體在豎中線的什麽位置?各占多大比例?用鉛筆畫出大概的輪廓線。

? 在紙上確定好動漫人物的位置,這幅畫妳就完成壹半了。剩下的壹半就是分步畫細節了。在畫每個細節的時候,依舊按照這個思路去畫,先觀察確定頭部(或身體)的比例,再在紙上輕輕畫出所在位置的輪廓線,最後再把更細小的細節畫出來。這樣,壹步壹步來,妳所要模仿的這幅畫就大功告成了。

? 每當妳模仿完壹幅畫時,妳要把妳的畫和原畫放在壹起比較壹下,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思考著怎麽去改進,這樣在下次畫畫的時候,妳就會格外註意的。在這個自查的過程中,妳會發現妳對畫畫的興趣越來越濃了。

? 如此看來,“照葫蘆畫瓢”也是很有學問的呢。相信初學畫畫的妳,在“照葫蘆畫瓢”的過程中,妳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靈感,越來越喜歡畫畫。

? 畫的葫蘆多了,瓢自然也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