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沈陽故宮鳥瞰
金朝覲:留都
鼎建襄平大業隆,留都猶有舊時宮。
三千化宇風雲會,十二重樓煙雨中。
天柱峰巒群拱北,土門江水盡朝東。
太平應繪邠風什,佇待鑾輿效祝嵩。
這首七律《留都》,是嘉慶年間遼沈文壇著名詩人金朝覲的作品。
金朝覲,字平亭,號鑾坡,錦州府義州人。是乾隆年間以《解脫紀行錄》揚名海內的清代散文大家金科豫的從兄弟。遼西金氏家族的興起始於清初的金有成,他從征有功,入內務府, 贈文林郎。
五傳至金成華,乾隆庚午(1750 年) 舉人,官至知州。金科豫字笠庵,生於乾隆庚午年,畢業於沈陽書院,癸卯年(1783年) 中舉人,曾在蜀、黔中地區為官。而金朝覲嘉慶年間進沈陽書院,是繆公恩的學生,於嘉慶十六年(1811年) 中進士,官至四川崇慶知州。
約四十幾歲即辭官回籍家居,有《三槐書畫詩鈔》傳世,分四卷收詩五百余首。
金朝覲的詩內容豐富,筆調清新,情思豐厚,繆公恩評其詩雲:
“……雕章琢句,自具性靈,而詩人溫厚和平之意,盎然流露於楮墨間。”而七律《留都》,正是金朝覲在盛京沈陽書院師從繆公恩學習期間的作品。
詩的首聯寫清王朝的建立是千秋功業,從遼陽遷都沈陽,當沈陽成為留都時猶留舊宮。“鼎建”,指建立清王朝。“鼎”,在古代中國,人們壹直把它作為立國的重器。“襄平”,古襄平郡,在今遼陽市。努爾哈赤於後金天命七年(1622年) 遷都遼陽東京城。詩的頷聯、頸聯寫留都盛京的地理風貌。“三千化宇”,指宇宙的形成,自然的變化。
佛家認為,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郭,是壹個小世界;壹千個小世界合起來為小千世界;壹千個小千世界合起來為中千世界;壹千個中千世界合起來為大千世界,總稱為“三千大世界”。“風雲會”,此處指風雲際會,即變幻的形勢。“十二樓”,指沈陽內城、外城的十二座樓閣。清嘉慶年間,沈陽已有鳳凰樓,魁星樓,鐘樓,鼓樓等十二座。《史記·封禪書》雲:“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高樓多喻城市繁榮之貌。“天柱”,即天柱山,在沈陽城東二十裏,清太祖的福陵,前臨渾河,後倚天柱。“拱北”,群星環衛北鬥星,以此比喻群峰環衛留都,典出《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 之。”“江水盡朝東”:江水朝宗於海。這裏說江水朝拜留都以比喻諸侯或地方官朝拜帝王。詩的尾聯寫在太平盛世應該寫詩歌頌留都,等皇帝聖駕來到時誦詩祝頌。“邠風”,《詩經》十五國風之壹,是周朝故都地區的民歌。“什”,篇什,泛指詩篇與文卷。“鑾輿”,指皇帝的車駕,用作皇帝的代稱。“祝嵩”,舊時臣下祝頌皇帝,典出《漢書武帝紀》:元封元年,漢武帝登嵩山,吏卒聽到三次高呼萬歲的聲音。後來詩文中遂把祝頌皇帝,高呼萬歲,稱“嵩呼”。
作者在詩中通過對留都地理風貌的勾描及對在留都創立的功業的追憶,反映出對清王朝創建者的膜拜與頌揚。不必諱言,當時的教育是以儒家傳統教育占統治地位,忠君報國的思想會影響到在沈陽書院學習的金朝覲。但就詩作分析,詩人筆下的留都,既是清朝的發祥地,又有“舊時宮”,“十二重樓”和“天柱”,地理位置重要,以詩呼喚對沈陽這座留都的重視,還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金朝覲:文溯閣
在沈陽書院學習期間,金朝覲還有壹首五言古風也很著名:《文溯閣》——
星鬥煥天章,熙朝制作光。
文昭靈寶瑞,書啟酉山藏。
玉檢涵蓬觀,金題擁墨莊。
沿迴宗聖海,條理總皇綱。
考義詳於度,垂謨典以常。
是尊天壹閣,能益智千囊。
工軼碑摹篆,勞嗤石作倉。
薪傳尋墜緒,逸事窮極荒。
勒鼎功同禹,銘盤誌比湯。
留都思溯始,方策示無忘。
文溯閣內景(上懸禦筆“聖海沿迴”匾)
文溯閣是盛京皇宮中的藏書樓。
在皇宮西路仰熙齋前,戲臺、嘉蔭堂之後,建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康熙、乾隆二帝為加強文化統治、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曾諭令編纂類書。康熙年間編成《古今圖書集成》,全書壹萬卷,分六編,三十二典,六千壹百零九部。乾隆年間更下大力氣在全國訪尋歷代遺書,歷十年之功修成壹部特大型叢書《四庫全書》,全書七萬九千三百三十七卷,收書三千五百零三種,繕錄七部,建七處藏書樓尊藏。北方四處,即指盛京文溯閣、北京紫禁城的文淵閣、圓明園的文源閣、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稱“內廷四閣”或“北四閣”。同時,在杭州聖因寺建文瀾閣,在鎮江金山寺建文宗閣,在揚州大觀園建文匯閣,稱“南三閣”。七閣的建築形式均仿寧波範氏藏書樓“天壹閣”建造。在尊藏《四庫全書》珍本同時,亦尊藏有《古今圖書集成》。盛京閣名“文溯”,依乾隆皇帝《文溯閣記》中所說:是取“溯澗求本”之意,表達“不忘祖宗創業之艱,示子孫守文之謨”的良苦用心。乾隆帝每次東巡蹕盛京舊宮必到文溯閣觀覽群書,並題有壹副長聯和“聖海沿迥”的匾額。
金朝覲讀書的沈陽書院亦稱萃升書院,初創於康熙五十八年,在小南門內奉天府尹署東側興建學舍開課。乾隆元年(1736年) 盛京工部侍郎李永紹,在奉天府學宮右側興建沈陽義學,後改稱沈陽書院,址在大南門內。以後又經幾次擴建修繕至嘉慶年間沈陽書院已規模初具。金朝覲在此讀書時,由於沈陽書院離皇宮很近,對宮中建築當有所了解,懷仰慕之心寫成了這首五言古風《文溯閣》。
《四庫全書》書影
詩的開篇就以美好的語言盛贊文溯閣藏書。“ 熙朝”,聖朝,多指本朝。前兩句寫康乾年間編成的《四庫全書》及《古今圖書集成》是天賜華章,如星辰般閃亮。這些書畫是從深藏寶卷的酉山中取出的象征文德昭明通靈祥瑞的珍品。“文昭”,文德昭明。“靈寶”,通靈寶物。“書啟”,書劄的通稱。“酉山”,即湖南沅陵西北之酉陽山,傳說山中有秦人之藏書,典出盛弘之《荊州記》:“小酉山上石穴,中有書千卷,相傳秦人於此而學,因留之”。“玉檢涵蓬觀,金題擁墨莊”,是詩人繼續對叢書的贊美:這些書是玉做的書畫之蓋,金字題簽的書籍之莊。“玉檢”,玉做的書函之蓋;“墨莊”,指很多的藏書。宋代劉式藏書千余卷,稱其室為“墨莊”。“沿迴宗聖海,條理總皇綱”,寫在這裏(文溯閣) 讀書,猶巡遊在文化知識的神聖淵海,這裏所收的書都是按皇帝綱紀總括按照經史子集劃清了類別的。“沿”,順流而下,“迴”,逆流而上,“宗聖海”,漢武帝尊崇儒家,此後歷代封建王朝都尊孔子為聖人,定期祭祀,孔子後代和門人弟子也被封為“宗聖”之號,“宗聖海”,則可讀為:儒家經典的淵海,文化知識的神聖淵海。乾隆帝為文溯閣題匾額即“聖海沿迴”。“條理”,指叢書編得條理分明。《四庫全書》,依經、史、子、集四部分劃分類別,故稱“四庫全書”。“總皇綱”,即總括以皇家之綱紀。“考義詳於度,垂謨典以常”,指這些書考訂義理時尺度周詳,可做垂世謀劃之典常。“是尊天壹閣,能益智豐囊”,指文溯閣的建築是遵照天壹閣的式樣建造的,這裏集中了許多人的智慧與學識。“天壹閣”,是明代嘉靖年間著名藏書家範欽之藏書樓,在今浙江寧波市。因藏書最怕火,範欽以漢代鄭玄註《易經》中有“天壹生水……地六成水”之句,將藏書樓命名為“天壹閣”。由於清代珍藏《四庫全書》之各書閣皆按天壹閣式樣修建,使“天壹閣”譽滿九州,而各書閣取名時,均取義於水,如“溯”“源”“淵”“津”等,亦本於此也。“工軼碑摹篆,勞嗤石作倉”,指摹寫得工整勝似碑刻篆文,不怕有人笑話說這種辛勞像把碑石存入倉庫之中。“嗤”,笑話。“薪傳尋墜緒,逸事極窮荒”,指叢書所記載,將使師道傳之不絕,事物得以僅存,因為在編修過程中為搜求逸事已盡了最大的努力。“薪傳”典出《莊子·養生主》:“指窮於為薪,而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是說用脂膏為薪,脂膏燃燒盡了而火卻傳延無盡。本來比喻形體有盡而精神不滅,後來也比喻學問技藝世代相傳。“尋墜緒”,典出韓愈《進學解》:
“尋墜緒之茫茫,獨旁搜而遠紹。”“墜緒”,指事物瀕於衰絕而僅存者。“逸事”,指史書未載之事。“窮極荒”,極遠之處,指盡頭。“勒鼎功同禹,銘盤誌比湯”。詩人這裏對修纂《四庫全書》進行了總體評價,認為其功勞與治理洪水、劃分天下為九州的大禹相同,應該記功於鼎上。而其領導與求新的誌向與商湯可比,亦應銘刻於盤。“勒鼎”,即刻鼎,典出《史記·五帝本紀》:“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象九州。”“銘盤”,即在盤上刻銘文,典出《禮記·大學》:“湯之銘盤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留都思溯始,方策示無忘”,詩人在結尾兩句又在評價《四庫全書》編纂之功後,進壹步頌揚收藏其書的意義、價值,說藏書樓用“文溯閣”為名,用意在追根於源,不忘祖業,圖為這些典籍中所載之方策是經國之大道也。兩句中之“溯始”,意為追根求謨。乾隆帝在《文溯閣記》中雲:“此名更有含周詩所謂‘溯澗求本’之義,而予不忘祖宗創業之艱,示子孫守文之謨。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方策”,本謂版牘、簡策,此指古代典籍,典出《禮記·中庸》:“文武之道,布在方策。”這首《文溯閣》是金朝覲正在沈陽書院讀書時懷著崇敬之心而精心寫就的。有名師繆公恩指導,他已讀過許多經典華章,耳濡目染,他似已滿腹經綸,筆落翰飛,便選就“文溯閣”為題做起了文章。這首詩中他描寫與頌揚了文溯閣所藏圖書規模宏大,內容豐富,裝幀精美,典籍珍貴,意義深遠,價值非凡,功同夏禹,誌比商湯。武玉梅在評鑒此詩時說它:“廣征博引,文詞典雅,但過於雕琢,有些晦澀。”我以為她評鑒得頗為中肯到位,讀這首詩時,我們仿佛看到當時風華正茂的青年詩人吟誦此詩時的飛揚神采。在佩服其辭采華章的同時,不能不說有讀漢賦、四六駢體之時那種晦澀難解之感。我們今天讀它,既是為了對文溯閣有個深入認知,也是為了增加對當年文學現象的進壹步了解。
金朝覲:與書華峰渾河垂釣
同是金朝覲,在寫他熟悉的事物和生活時,情形就大不相同了。
《與書華峰渾河垂釣》,是他同時期寫的另壹首詩——
渾河滾滾來從東,大木浮出萬山中。
水深巨魚不親岸,興波鼓浪吹腥風。
華峰睹此忽技癢,計作長繩約百丈。
屈鐵為鉤餌以甘,拋向中流試窮想:
昨者筮得貫魚占,今逢獨絲釣鰲詹。
須臾銜索勢將去,欲取姑與聊伏潛。
忽聞潑剌轉駭絕,鱗甲激揚互明滅。
饑鷹苦羈黃金絳,駑馬怒嚙白玉埒。
蛟龍失水猶蜿蜒,何況凡鱗出重淵。
力敝已為人所制,目動吻張搖尾憐。
君不見西畔投竿落日邊。
得魚盈寸喜忘筌,我得其壹抵百千。
這是我讀到的迄清為止的第壹首生動地描寫在渾河釣魚情景的古詩。從詩中所描述的情景看,當是金朝覲與朋友(或學友) 書華峰在渾河垂釣的親身經歷的真切記錄。
這首古體詩依釣魚的準備、釣魚的過程到釣到大魚的喜悅與感慨這個自然次序來寫,大體分四個層次。前四句,先寫渾河水深,“巨魚”不近岸,簡要勾描清嘉慶年間渾河水勢與環境;第五句到第十句,寫準備長繩、鐵鉤、甘餌,以及回想將會釣到魚的夢兆;第十壹句至第二十句是全詩第三層次,亦為全詩的核心,寫釣到大魚的生動情景。第二十壹句到結尾,寫釣得大魚後的喜悅與感慨。
與《文溯閣》不同,詩中用典無多,僅有個別字詞較生僻。如“昨者筮得貫魚占”,“筮”,以蓍草占蔔吉兇。“貫魚占”,《周易·剝卦》中有“貫魚有宮人,寵,無不利”的話,原指君主寵愛宮人像穿成串的魚壹樣有次序,就沒什麽不好的。詩人這裏借用“貫魚”的卦辭,預示自己能釣到魚。“鰲詹”,指大龜和蟾蜍。“詹”,通“蟾”,即“蟾蜍”。“欲取姑與”:是說將要得到它,必須暫時放棄它,典出《韓非子·說林上》:“將欲取之,故必與之。”“饑鷹苦羈黃金絳”:饑餓的蒼鷹苦於被金鏈子鎖著。這句是用來比喻大魚被釣後的難受樣子。“駑馬怒嚙白玉埒”句,“駑馬”,指劣馬,“白玉埒”,即白玉勒,用白玉制成的馬銜。全句用以比喻大魚上鉤時掙紮的樣子。“力敝”:力盡,“筌”:竹制的捕魚工具。“得魚盈寸喜忘筌”,是以得魚忘筌這個成語形容捕得了魚就沾沾自喜而忘記了捕魚工具。
金朝覲在《與書華峰渾河垂釣》這首詩中,活靈活現地勾描了他與友人在渾河中釣到大魚的過程,抒發了成功者的感慨。全詩層次分明,線索清晰,特別是第三層次寫釣到大魚的情景,細膩生動而富於感染力。“須臾銜索勢將去”,寫魚上鉤後急欲掙脫;“欲取姑與聊伏潛”,寫人與魚“鬥智”。“忽聞潑剌轉駭絕”,寫釣魚者聽到潑剌聲的驚喜;“鱗甲激揚互明滅”,寫掙紮中的魚躍出水面鱗甲閃爍,忽明忽滅;“饑鷹苦羈黃金絳,駑馬怒嚙白玉埒”,以鷹與馬的形象比喻魚在水中瘋狂掙紮之態。“蛟龍失水猶蜿蜒,何況凡鱗出重淵”,抒發詩人的感慨。“力敝已為人所制”,寫魚已無可奈何的狀態。“目動吻張搖尾憐”,細膩的擬人化勾描大魚終於搖尾乞憐的慘狀。這壹系列描寫,詩人變換著不同角度,創造出壹個釣到大魚的壹剎那間的意境,由於既有場面的勾描又有魚的各種狀態的細膩描摹,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顯示出詩人運用語言的功力。詩人將“欲取姑與”“搖尾乞憐”等成語入詩,也恰到好處,顯示語言技巧的成熟,再加上大膽的誇張,壹系列形象的比喻手法的連續運用,給詩作增添了很好的藝術效果,產生了魅人的力量。
寫到這裏,我忽然想起了美國作家海明威和他寫於1952年的《老人與海》,海明威所以能很真切地寫出老漁人桑提亞哥在深海中捕到大魚的情景以及他頑強與鯊魚群的搏戰,是與海明威對海上捕撈生活的觀察與熟悉分不開的。金朝覲寫《與書華峰渾河垂釣》的時間是在19世紀之初,早於海明威近壹百五十年,雖然他們寫的是不同體裁的作品,氣勢也大不相同,但有壹點是相同的,即都能從對生活的觀察中提煉可以進入描寫層次的情節、細節,進行加工、創造。這種源於生活進行創作的方式,也會給我們今後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們以很多啟迪。
同時,這首寫於二百多年前的詩也讓人想到對自然環境愛護的重要。當年的渾河,所以能有繆公恩筆下的“卷地東來山作障,排空西去海為門。聲雪浪驚雷起,勢壓風湍陣馬奔”的浩大氣勢,能如金朝覲在本詩中所描繪的“渾河滾滾來從東”,“水深巨魚不親岸”,關鍵在當年自然環境沒遭破壞。這首詩也從歷史角度提醒我們,要想在渾河裏再捕到“巨魚”,我們必須愛護我們的母親河,愛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了!金朝覲是嘉慶年間遼沈文壇上壹位有影響的詩人,他的《三槐書屋詩鈔》中的五百余首詩作,讓我們走近他所生存的那個時代,那個沈陽城的風貌,但應該說,不論是金朝覲還是當時的其他詩人、作家,都還沈浸在清代康乾盛世的輝煌之中,還沒有能感覺從乾隆末年到嘉慶、道光年間,清王朝已經開始由盛轉衰了。特別道光二十年(1840年),在英帝國主義發動的壹場鴉片戰爭的炮艦的轟擊下,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歷史上第壹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道光皇帝也成為中國歷史上喪權辱國的第壹位皇帝。從此,強盛的東方大國清帝國壹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開始了受人宰割,受人欺淩的日子。所以,為了敘述方便,我將嘉慶以降迄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朝末代皇帝宣統退位的壹百多年,作為清代後期來寫,而金朝覲則是這壹歷史階段的第壹位詩人。
其實,在乾隆皇帝長達六十年的統治後期,這個封建王朝已露出開始衰敗的端倪。乾隆晚年,陶醉於盛世,遊山玩水,奢侈豪華,窮奢極欲,耗費了大量錢財,國家庫府積蓄幾乎被他揮霍壹空。而他猶戀權勢,對大貪官和珅寵信有加。貪官當權,民不聊生,以致農民起義不斷發生。嘉慶元年(1796年),就在嘉慶即位的當年,聲勢浩大的白蓮教起義爆發了。
嘉慶即位的前壹年,即乾隆六十年(1795年),做了六十年皇帝的乾隆決定將皇位傳給第十五子,即愛新覺羅·颙琰。乾隆在即位之初就曾禱告過上蒼,求上蒼保佑自己長居君位,國泰民安,但他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敢超過清聖祖康熙在位六十壹年的先例。因此,在他執政六十年這壹年,他正式宣布冊立颙琰為皇太子,並決定舉行內禪讓出帝位,自己退為太上皇。這種帝位傳接方式在清朝歷史上是唯壹的壹次,在整個中國古代社會也不多見。
颙琰稱帝,改元嘉慶,是為清仁宗。但他登基後的最初幾年,根本難有作為,因為太上皇乾隆仍繼續把持著朝政。直到1799年正月,八十九歲高齡的乾隆壹命歸西,他才開始親政。但他從乾隆手中繼承的,不但有君臨天下的權勢,還有日薄西山、悲風不息的動蕩時局。
雖然為了扭轉衰敗的政局,嘉慶以鏟除天下第壹貪和珅打響親政第壹炮,緊接著實施整頓吏治,懲治貪官,倡導節儉,撰寫《義利辯》《勤政愛民論》等文章頒示群臣等措施,內憂與外患卻壹直纏繞著他執政的日子,令他窮於應付,有誌難展。
就在他登基的當年,川、陜、楚爆發了白蓮教起義,此伏彼起,先後持續十年之久,以至直到嘉慶十年(1805年) 白蓮教起義基本被平息下去他才第壹次東巡盛京謁陵祭祖。嘉慶對此次東巡很重視,想借撲滅白蓮教的余威,宣揚自己的政績,因而祭典活動十分隆重,他還效仿康、雍、乾諸帝,賦詩撰文。他親撰了全篇***八章的《盛京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