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打壹成語,食不甘味。
誰知盤中餐,這句詩中的盤中餐,可以理解為食物,甘就是甜,不甘就是不甜,也就是苦,和粒粒皆辛苦中的苦字相對應。綜合起來考慮,這道題的答案就是食不甘味。
食不甘味的原義是吃東西都覺得沒有味道,形容憂慮煩躁或忙碌勞累的樣子。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補語。也作食不遑味、食不知味、食不終味。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等《戰國策·楚策壹》楚王曰: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而懸旌,而無所終薄。今君欲壹天下,安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有齊、秦、楚、燕、韓、魏、趙七國,其中七雄之壹的秦國是最為強大,它經常侵犯其他國家。有壹年,秦惠文王派使者去見楚威王,要挾說:如果楚國不服從秦國,秦國就要出兵伐楚。楚威王聞聽大怒,下令把秦國使者驅逐出境。
但楚威王又因實力不足而焦慮不安,如果強秦發兵人侵該如何辦呢。恰在這時說客蘇秦前來拜他,他勸楚威王與趙、魏等國聯合起來抗秦。楚威王壹聽,十分高興,說:非常感謝妳的妙計,我正為這件事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呢,就按妳的計策去做。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食不甘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