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裘換酒 貂裘:貂皮做的大衣。用貂皮大衣換酒喝。形容寶貴者放蕩不羈的生活。
奪胎換骨 本為道家語,指奪人之胎以轉生,易去凡骨為仙骨。後比喻學習前人不露痕跡,並能創新。
改朝換代 舊的朝代為新的朝代所代替。
改換家門 提高家庭的社會地位。
改名換姓 改換了原來的姓名。
改天換地 徹底改變原來的面貌。指改造社會,改造自然。
改頭換面 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內容實質不變。
改頭換尾 指改變原來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變動,而實質內容不變。
換鬥移星 改變星鬥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廣大。
換湯?換灰? 比喻名稱或形式雖然改變了,內容還是老壹套。
金釵換酒 形容貧窮潦倒,落魄失意。
金貂換酒 取下冠飾換美酒。形容不拘禮法,恣情縱酒。
金龜換酒 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鳥槍換炮 形容情況或條件有很大的好轉。
偷梁換柱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優。
偷天換日 比喻暗中改變事物的真相,以達到蒙混欺騙的目的。
脫胎換骨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後,就轉凡胎為聖胎,換凡骨為仙骨。現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物換星移 物換:景物變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變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動了。比喻時間的變化。
移宮換羽 宮、羽:古代樂曲中的兩種曲調名。原指樂曲換調。後也比喻事情的內容有所變更。
抽梁換柱 比喻暗中搗鬼,以假代真。
2. 把突然發生改寫成壹個四字成語突如其來
tū rú qí lái
[釋義] 突然發生或到來。突如:出乎意料;突然來臨。
[語出] 《周易·離》:“象曰:‘突如其來如無所容地。’”
[正音] 其;不能讀作“qī”。
[辨形] 其;不能寫作“奇”。
[近義] 出乎意外 從天而降
[反義] 不出所料
[用法] 可形容突發性事件。壹般作定語、狀語。
[結構] 偏正式。
[例句]
①她被“奶奶去世了"這個~的消息驚呆了。
②我被這~的難題困住了;壹時不知所措。
3. 改寫所見300字4個成語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pèi)環,心樂(lè)之。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liè)。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
青樹翠蔓(wàn),蒙絡(luò)搖綴(zhuì),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dǒu)折(zhé)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淒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古,余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編輯本段譯文 從小山東面往西走約壹百二十步,隔著竹林,就能聽到水聲,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相碰擊激發出的聲音,(我的)心裏感到很快樂。斬去竹子開出小道,往下看見壹個小水潭,潭水格外清涼。
潭以整塊石頭為底,在靠近岸邊的地方,石底向上彎曲,露出水面,形成為坻、嶼、嵁、巖。青色的樹,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潭中的魚大約有壹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遊動,什麽依靠也沒有。陽光照到水底,魚兒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
(魚)呆呆地不動,又忽然向遠處遊去,來來往往輕快敏捷,好像跟遊人互相玩樂。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鬥七星那樣的曲折,像蛇爬行壹樣的蜿蜒,時隱時現。
溪水兩岸的形狀像犬牙那樣參差不齊,不知道它的源頭在哪裏。 我坐在潭邊,四周有竹子樹木環繞包圍著,寂靜空曠沒有人煙,感到心情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因為這裏的環境過於淒清,不能長時間地停留,於是記下當時情景就離去了。 同遊的人有吳武陵、龔古和我的弟弟宗玄。
跟著同去的還有姓崔的兩個年輕人,壹個叫恕己,壹個叫奉壹。編輯本段註釋 1從:自,由 。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東面。 3.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鳴佩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環相碰發出的聲音。佩、環:都是玉質裝飾物。
鳴:發出聲響。 7.樂:以……為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這裏指開辟。 9下:(名詞作狀語)向下,往下。
10.見:看見。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涼,清澈。
尤:格外,特別。清冽 :清涼。
清,清澈。冽:寒冷。
12.全石以為底:(潭)以整塊石頭為底。以為:把……當作(此句為倒裝句“以全石為底”)。
以:用來。為:作為 13.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近,靠近。 岸,岸邊. 14.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
卷(quán):彎曲。以:相當於連詞“而”,表承接。
15.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形成了小石礁,小島嶼,小石壘,小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坻:水中高地。
嶼:小島。 嵁:不平的巖石。
巖:高出水面較大而高聳的石頭。 16.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cēn cī)披拂:意思是(樹枝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翠蔓,翠綠的藤蔓。 17.可百許頭:大約有壹百來條。
可:大約 許:用在數詞後表示約數,相當於同樣用法“來”。 18.皆若空遊無所依:都好像在空中遊動,什麽依靠也沒有。
空:在空中。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陽光直照到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下,形容詞作狀語,向下照射。
布:照映,分布。澈:透過。
20.佁然不動:(魚影)靜止呆呆地壹動不動。佁(yǐ)然,呆呆的樣子。
21.俶爾遠逝:忽然向遠處遊去了。俶(chù)爾,忽然。
遠,形容詞作狀語,向遠處。 22.往來翕(xī)忽:遊來遊去動作輕快敏捷。
翕忽:輕快敏捷的樣子。翕:迅疾。
23.樂:逗樂。 24.潭西南而望:向潭水的西南方向望去 而,連詞,連接狀語和名詞,不譯,表修飾。
西南,向西南(名詞作狀語)。 25.鬥折蛇行,明滅可見:(看到溪水)像北鬥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
明滅,都是形容詞作名詞,或隱或現之處。鬥折:像北鬥星壹樣曲折。
蛇行:像蛇壹樣蜿蜒前行。 26.其岸勢犬牙差互:勢:形狀。
(犬牙,名詞作狀語)像狗牙壹樣參差不齊。犬牙:像狗牙壹樣。
差:交錯。 其:那。
27.不可知:不能夠知道。 28.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淒神寒骨,悄愴(qiǎo chuàng)幽邃:四周被竹子樹木環繞合抱,寂靜寥落,空無壹人,感到心神淒涼,寒氣透骨,幽靜深遠,彌漫著憂傷的氣息。
寂寥:寂靜寥落。悄愴,憂傷的樣子。
邃,深遠。淒:(使動用法)使……感到淒涼。
寒:(使動用法)使……感到寒冷。 29.以其境過清:認為這裏的環境過於淒清。
以,因為。清,淒清。
30.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不可以長時間停留,於是記下小石潭的情況便離開了。 居:停留。
之:代遊小石潭這件事。而:表順承。
去:離開。 31.吳武陵:信州(今重慶奉節壹帶)人,唐憲宗元和初進士,因罪貶官永州,與作者交善。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