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江郎才盡的成語

江郎才盡的成語

江郎才盡

jiāng láng cái jìn

[釋義] 江郎:南朝梁文人江淹;少有文名;晚歲文思衰;才:才華;盡:完。江淹的文思已經衰竭。後比喻人的文思枯竭或才氣用完了。

[語出] 南北朝·鐘嶸《詩品》:“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壹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以授之。爾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郎才盡’。”

[正音] 郎;不能讀作“lǎnɡ”。

[辨形] 郎;不能寫作“朗”。

[近義] 黔驢技窮

[反義] 出類拔萃 初露鋒芒

[用法] 多用於書面語。凡文學家作品;比以前的大有進步;可用此語形容。壹般作謂語、定語、補語。

[結構] 主謂式。

[例句] 果戈理《死魂靈》第二部最終沒能寫成;並非~;而是由於他遠離了俄國社會生活。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有壹位名叫江淹的人,他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江淹年輕的時候很有才氣,會寫文章也能作畫。可是當他年老的時候,總是拿著筆,思考了半天,也寫不出任何東西。因此,當時人們謠傳說:有壹天,江淹在涼亭裏睡覺,做了壹個夢。夢中有壹個叫郭璞的人對他說:“我有壹支筆放在妳那裏已經很多年了,現在應該是還給我的時候了。”江淹摸了摸懷裏,果然掏出壹支五色筆來,於是他就把筆還給郭璞。從此以後,江淹就再也寫不出美妙的文章了。因此,人們都說江郎的才華已經用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