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
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
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有誌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
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百尺竿頭,更進壹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
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壹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壹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壹切靠自己艱苦奮鬥,創立了壹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卷起的塵土。
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鐘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鐘,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沈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
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
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壹個人心誠誌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誌竟成 有堅定的誌向,只要努力從事,壹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藥苦口 能治病的好藥,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壹》:“(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梁。”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
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誌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誌在四方’。
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
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
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臥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壹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 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余讀書 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 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遊 努力奮鬥,爭取先進再先進 。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誌礪誌 強學博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
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壹折:“我和妳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妳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壹不移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壹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
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誌 懷:懷藏。
胸有遠大誌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壹回:“夫英雄者,胸懷大誌,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誌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篤誌好學 策頑磨鈍 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
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尚書·君陳》:“惟。
2. 四字成語大全暗錘打人比喻暗中對人進行攻擊。
暗箭傷人放冷箭傷害人。比喻暗地裏用某種手段傷害人。
暗箭中人暗:暗中;箭:放箭;中:中傷。放冷箭傷害人。比喻暗中用陰險的手段攻擊或陷害別人。
暴不肖人暴:兇暴;不肖:不賢。兇暴而不賢的人。
不齒於人齒:象牙齒壹樣排列。不能列於人類。指被人看不起。
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過客的主人。與“東道主人”同義。
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那樣的人並不少。
不甘後人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不敢後人不願意落在別人後面。表示不敢懈怠,奮力前進。
薄寒中人薄寒:輕微的寒氣。中人:傷人。指輕微的寒氣也能傷害人的身體。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難之中時經不住輕微的打擊。
不可告人不能告訴別人。指見不得人。
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百年樹人樹:種植,栽培。比喻培養人才是長期而艱巨的事。
百世壹人指極難得的人才。
悲天憫人悲天:哀嘆時世;憫人:憐惜眾人。指哀嘆時世的艱難,憐惜人們的痛苦。
婢學夫人婢女學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學,卻總不能像。
3. 冽開頭的四字成語大全沒有“冽”字開頭的四字成語,就是含“冽”字的成語也沒有。
冽liè
造字法形聲;從冫、列聲
基本字義
寒冷:凜~。~~。
詳細字義
〈形〉
1. 寒冷。亦作“洌” [cold]
有冽氿泉,無浸獲薪。——《詩·小雅·大東》
秋風冽冽,白露為朝霜。——左思《雜詩》
2. 又如:冽冽(寒冷的樣子);冽風(寒風);冽厲(寒冷而猛烈)
3. 清澄 [clear]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4. 又如:冽香(清香);冽泉(清泉);清冽(清澈)
4. 湧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湧字開頭的四字成語找不到,但有在尾的成語:
1. 波濤洶湧 洶湧:水勢騰湧的樣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2. 風起水湧 大風刮起,水波洶湧。
3. 風起雲湧 大風刮起,烏雲湧現。比喻新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盛。
4. 淚如泉湧 眼淚象泉水壹樣直往外湧。形容悲痛或害怕之極。
5. 蜂起雲湧 比喻許多事物相繼興起,聲勢很大。
6. 霧起雲湧 比喻眾多的事物迅速出現。
7. 霧興雲湧 見“霧起雲湧”。比喻眾多的事物迅速出現。
5. 四字成語有那些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革裹屍 馬工枚速 馬首是瞻 馬壯人強 馬馬虎虎 壹馬平川 壹馬當先 萬馬齊喑 萬馬奔騰 天馬行空 五馬分屍 仗馬寒蟬 老馬識途 汗馬功勞 走馬觀花 飲馬投錢 快馬加鞭 金馬玉堂 駟馬難追 信馬由韁 秣馬厲兵 倚馬可待 盤馬彎弓 騎馬找馬 走馬上任 大馬金刀 兵強馬壯 人仰馬翻 人困馬乏 人歡馬叫 車水馬龍 車殆馬煩 兵荒馬亂 蛛絲馬跡 千軍萬馬 風檣陣馬 烏焉成馬 招兵買馬 非驢非馬 金戈鐵馬 單槍匹馬 盲人瞎馬 指鹿為馬 輕裘肥馬 素車白馬 害群之馬 懸崖勒馬 塞翁失馬 弊車羸馬 風馬牛不相及 驢唇不對馬嘴。
6. 神采的四字成語1. 精采秀發精采:精神、神采;秀發:煥發。形容人的精神煥發。
2. 五色無主五色:指人臉上的神采;無主:無法主宰。形容恐懼而神色不定。
3. 仙風道骨骨:氣概。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
4. 想望風采想望:仰慕。風采:風度神采。非常仰慕其人,渴望壹見。
5. 興高采烈興:原指誌趣,後指興致;采:原指神采,後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誌趣高尚,言詞犀利。後多形容興致高。
6. 道骨仙風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神采。
7. 豐姿綽約豐姿:風姿,風度姿態。綽約:柔美的樣子。形容女子體態柔美,神采飄逸。同“豐神綽約”。
8. 顧盼神飛左右顧視,目光炯炯,神采飛揚。
9. 精彩逼人形容人神采奕奕或文章言語精彩感人。
10. 龍翔鳳翥①比喻瀑布飛瀉奔騰。②比喻神采飛揚。
11. 面如滿月臉盤圓圓的、白白的,象滿月壹樣。形容相貌白凈豐滿而有神采。
12. 濃桃艷李桃花濃麗,李花鮮艷。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煥發。
13. 鵲反鸞驚形容字寫得神采飛動,如盤旋往復的鵲鳥和鸞鳥。同“鵲返鸞回”。
14. 鵲返鸞回形容字寫得神采飛動,如盤旋往復的鵲鳥和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