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二、詩詞:是非成敗轉頭空。
出處:
明代楊慎的《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壹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
三、成語:
1.是非分明:
正確和錯誤非常分明。
成語出處:
東漢 班固《漢書 劉向傳》:“故賢聖之君,博觀始終,窮極事情,而是非分明。”
2.是非之地:
有麻煩或爭議的地方。
成語出處:
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雲》下冊:“我想第壹步只有讓妳師父跳出是非之地,哪壹方面都不幫。”
3.是非不分:
分辨不出正確與錯誤。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正領而誦之,此見是非之分不明。”
4.是非口舌: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滕大尹鬼斷家私》:“若是為田地上壞了手足親情,到不如窮漢赤光光沒得承受,反為幹凈,省了許多是非口舌。”
5.是非曲直:
曲:無理;直:有理。指對事物的評斷。
成語出處:
漢 ·王充《論衡 說日篇》:“二論各有所見,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6.是非得失:正確與錯誤,得到的與失去的。
成語出處:
宋·朱熹《辭免兼實錄院同修撰奏狀》:“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無史學,然於是非得失之故,實有善善惡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