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自作聰明的成語

自作聰明的成語

自以為是zì yǐ wéi shì

[釋義] 自己總認為自己是對的。形容主觀、不虛心。(為:認為;是:對;正確)。

[語出] 《孟子·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正音] 為;不能讀作“wèi”。

[近義] 壹意孤行 執迷不悟 師心自用 自高自大 夜郎自大 不可壹世 自命不凡 旁若無人目中無人 趾高氣揚

[反義] 自以為非 虛懷若谷 不恥下問 妄自菲薄 自慚形穢 自暴自棄

[用法] 多用於形容主觀、不虛心。壹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與“壹意孤行”有別:~側重於形容看法;“壹意孤行”側重於形容行為。

[例句] ~的人;不會進步。

畫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

[釋義] 畫蛇時添上腳。喻指徒勞無益;多此壹舉。

[語出] 漢·劉向《戰國策·齊策》:“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壹人飲之有余;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壹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不足。’未成;壹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無其酒。”

[正音] 添;不能讀作“tiǎn”。

[辨形] 添;不能寫作“填”。

[近義] 徒勞無功 多此壹舉

[反義] 畫龍點睛 恰到好處 恰如其分

[用法] 用來形容不應該做的多余的事。含貶義。壹般作賓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