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獅吼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
河東獅吼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用來比喻悍妒的妻子對丈夫大吵大鬧,借以譏諷懼內的人。成語為偏正式;在句中作賓語、狀語。
成語運用:
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從來夫唱婦相隨,莫作河東獅子吼。”
明·無名氏《四賢記·挑鬥》:“雖則是雲停雨收,可不想舊時的情竇。鷺鷥行狀黃昏後,也曾聞河東獅吼。”
清·李伯元《官場現形記》:“無奈瞿老爺壹來怕有玷官箴,二來怕‘河東獅吼’,足足坐了壹夜。”
清·吳趼人《黑籍冤魂》:“少不得太太面前還要趨奉趨奉,防是河東獅吼起來,要不太平。”
現代作家林語堂《論解嘲》:“她是有名的悍婦,常作河東獅吼。”
成語寓言
陳季常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懼內名人,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看起來似乎不太可能。關於陳季常懼內的種種傳言,也許是杜撰,或者是被誇大其詞了。
古往今來,以懼內聞名的名人比比皆是,如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將專諸、明朝民族英雄戚繼光、現代文學家胡適、美國總統林肯等。其實,在許多情況下,懼內體現了壹種對妻子的敬重和愛意,是壹種夫妻之間不失詼諧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