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5個三國演義簡單好記的成語故事
三顧茅廬:來源於,劉備三次到諸葛亮的茅廬拜訪,顧:是光顧、拜訪的意思。版
拋磚引玉:拋棄轉,權得到玉,用很小的代價換取很大的收獲。
三足鼎立:來源於,魏蜀吳三國軍事上的對峙狀態,誰也戰勝不了誰,好像三只足,鼎起壹個天下 的大局面
白骨露野:來源於,屍體,白骨暴露在荒野,形容戰爭的殘酷,類似於橫屍遍野。
單刀赴會:類源於,關羽壹個人,只攜帶壹把刀,去參加鴻門宴,形容壹個人很勇敢
2. 小學語文100個成語故事,有趣又好記
氣淩霄漢
頭昏腦眩來
高鳥盡良源弓藏
毫無疑義
陌上桑間
金革之難
欲說還休
安枕而臥
禮先壹飯
壹面之榮
舍近求遠
觸類而通
風燭殘年
不逢不若
中饋之思
有過不罪無功受賞
韋弦之佩
不瘟不火
裂土分茅
德言容功
壹技之微
日月其除
朋黨比周
赤繩綰足
錚錚鐵漢
瓊樓金闕
出於意外
不為戎首
軟刀子
急驚風撞著慢郎中
虛有其表
更長漏永
巖穴之士
賣兒鬻女
麥穗兩岐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久要不忘
夷險壹節
三日入廚
衣香鬢影
飛蠅垂珠
安富恤窮
以身試法
淫朋狎友
委國聽令
3. 求又簡單又好記的成語故事
1.退避三舍: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壹舍為三十裏)。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2.壹鳴驚人:相傳楚莊王(另壹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壹臣下對莊王說:“聽說國中有壹只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麽回事?”莊王說:“此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3.臥薪嘗膽: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誌報仇復國,請範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壹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4.老馬識途: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壹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5.負荊請罪: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死的交情。 6.紙上談兵: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7.殺雞取卵.從前有個人家裏養了只老母雞,這只雞特別地能下蛋,可有壹段時間這只雞老是不下蛋,而且還病歪歪的。那個人想這雞不下蛋留著也沒什麽用了,就殺了這只雞,破開雞肚子後發現這只雞生病的原因原來是生了膽結石。大大小小的膽結石就像雞蛋壹樣。殺雞的時侯正巧鄰家的快嘴婆祥林嫂過來串門。看到了以後就四處亂說,說這人殺雞取卵,鼠目寸光,把好好的壹只能下蛋的老母雞給殺了。
8.守株待兔。有壹只兔子半夜跑到豬圈裏偷吃豬圈裏的草,不料因為天黑看不見,壹不小心掉到了豬圈旁邊的豬糞池裏淹死了。第二天那個宋國人看到了死兔子很高興,於是就天天的守在豬圈旁邊希望哪天再有兔子偷吃豬圈裏的草淹死在豬糞池裏。這就是守豬待兔的由來,豬和株是通假字,所以史書上又稱守豬待兔為守株待兔
9. 自相矛盾.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稱贊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堅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稱贊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鋒利,對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妳的矛,去刺妳的盾牌,會怎麽樣?”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10.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非常喜歡龍。在他的家裏,墻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繡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歡龍,就來到葉公家拜訪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裏張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急忙躲起來。原來,葉公喜歡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繡的、刻的假龍。
4. 寫周記記壹篇成語故事
壹字千金
yīzìqiānjīn
解釋增損壹字,賞予千金。稱贊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出處《史記·呂不韋列傳》:“布鹹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壹字者予千金。”
結構主謂式。
用法多用作褒義。指對文章稍加改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或用來稱贊詩文精妙。壹般作定語、賓語。
辨形“金”不能寫作“斤”。
近義詞壹字千鈞、壹字壹珠、字字珠璣
反義詞壹文不值
例句魯迅先生的雜文;含義極深;真可謂~。
成語故事戰國末期,秦國有壹個生意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的壹段時間,曾資助過秦莊襄王(名子楚,當時在趙國做質子),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後,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
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的秦始皇,有名的戰國四公子便都養有食客數千人,呂不韋想他的地位不次於別人,也養了三千食客,作為他的智囊,想出各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食客,各色各樣,應有盡有,他們各人有名有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呂氏春秋》,備論天地萬物古今之事。
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都鹹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壹字或減壹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壹斤)。
5. 民間成語故事有哪些記住成語是四個字。謝謝了!
背水壹戰完壁歸趙負荊請罪望梅止渴如魚得水破釜沈舟臥薪嘗膽紙上談兵指鹿為馬退避三舍初出茅廬三顧茅廬暗度陳倉按圖索驥
6. 最容易記住的成語故事300字
班門弄斧
小木匠學了兩年手藝,也能做幾件器具了,就有點得意揚揚,覺得自內己很了不起。師傅容的話他不再聽,只喜歡拿著做木工活的斧子到處閑逛。這天,小木匠不好好幫師傅幹活,又溜出來玩。走到壹家門樓前,他不知道門樓下是木匠祖師爺魯班家。別人看他拿著斧子,就問:“哎,拿斧子的,妳是幹什麽的?”小木匠傲慢地說:“看不出來嗎?我是木匠呀。”說著他將斧子不停地擺弄著。別人拿來壹大塊木頭,他三下兩下就劈開了,做了壹把歪歪扭扭的凳子。
許多人在壹旁笑,說他在魯班門前弄大斧。他不高興地拿起凳子,回到師傅面前問魯班是誰。師傅哈哈大笑:“妳敢在祖師爺門前顯能,也太狂妄了。妳走吧,我也教不了妳啦。”小木匠這才知道自己錯了,可惜已經晚了。
7. 求個成語,只記得成語故事情節,老想不起來是什麽成語
博士買驢
拼音 bó shì mǎi lǘ
近義詞: 不得要領 反義詞: 言簡意賅
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補語;形容文字表達不得要領
解釋: 博士:古時官名。博士買了壹頭驢子,寫了三紙契約,沒有壹個“驢”字。譏諷寫文章長篇累牘而說不到點子上。
出處: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問壹言輒酬數百,責其指歸,或無要會。鄴下諺雲:‘博士買驢,書券三紙,未有驢字。’”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
當時有個博士,熟讀四書五經,滿肚子都是經文。他非常欣賞自己,做什麽事都要咬文嚼字壹番。
有壹天,博士家的壹頭驢子死了,就到市場上去買壹頭。雙方講好價後,博士要賣驢的寫壹份憑據。賣驢的表示自己不識字,請博士代寫,博士馬上答應。 賣驢的當即借來筆墨紙硯,博士馬上書寫起來。他寫得非常認真,過了好長時間,三張紙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字,才算寫成。賣驢的請博士念給他聽,博士幹咳了壹聲,就搖頭晃腦地念了起來,過路人都圍上來聽。
過了好半天,博士才念完憑據。賣驢的聽後,不理解地問他說:“先生寫了滿滿三張紙,怎麽連個驢字也沒有呀?其實,只要寫上某月某日我賣給妳壹頭驢子,收了妳多少錢,也就完了,為什麽嘮嘮叨叨地寫這麽多呢?”
在旁觀看的人聽了,都哄笑起來。這件事傳開後,有人編了幾句諷刺性的諺語:“博士買驢,書卷三紙,未有驢字。”。
8. 壹些比較好記的成語故事
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壹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專於是處處註意那人的壹言屬壹行,壹舉壹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壹時疏忽失落在山谷裏。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麽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註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9. 壹個有意思,易記,短的成語故事
鷸蚌相爭(又稱:蚌鷸相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比喻雙方相持不下內,而使第三者從中得利容。 語出清·湘靈子《軒亭冤·哭墓》。 《鷸蚌相爭》選自《戰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都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它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鬥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持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從中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