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負荊請罪的意思

負荊請罪的意思

負荊請罪的成語意思是背著劑杖,表示服罪,向當事人請罪,用於賠禮道歉的場合。在句中壹般用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形容主動向人認錯、道歉,自請嚴厲責罰。

該成語故事是:戰國時,趙惠文王有兩個忠勇愛國、才能出眾的賢臣:壹個是國相藺相如,壹個是大將廉頗。這壹文壹武、壹將壹相,真是名聞各國,連強大的秦國也因此不得不對趙國有所顧忌。

藺相如原是趙王壹個內侍長繆賢的`家臣。有壹次,秦國想仗勢騙取趙國的國寶“和氏璧”。趙王和大臣們苦於無法應付。

經繆賢的推薦,藺相如去秦國出色地完成了這件外交工作,深得趙王贊許。後來,秦王、趙王在淹池相會時,秦王企圖當眾羞辱趙王,不料反被藺相如奚落了壹場c由於藺相如連立大功,趙王拜他為相,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階還要高壹點。

廉頗心裏不服,對人說:“我這個大將,是出生人死,在戰場上拼了多少次性命得來的,不像人家光憑壹張嘴!有什麽了不起,壹個家臣,居然爬到我的上頭了,他要遇見我,非給他難看不可!"

藺相如聽到這話,就經常留心,避開廉頗,不跟他見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也很得意。可是藺相如說:秦王那樣的威勢,都嚇不倒我,我哪會怕廉將軍?

不過,今天的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它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將軍。如果我跟他鬧意氣,互相攻擊,那正是秦國所歡迎的事。那時,它就不怕我們了。我們趙國也就要遭受侵略了C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和面子問題壹概丟開!”

這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裏,廉頗非常感動,也非常慚愧,就袒餺著背,帶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謝罪,請藺相如用荊條狠狠鞭打他。廉頗說:“我真是糊塗,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啊!”兩人從此誓間生死,成為至交。

成語寓意

廉頗由於藺相如位居其上,心懷不滿。後來明白藺相如的苦心後,身背荊條上門請罪,兩人結成了生死之交。這個故事充分說明了領導人應該識大體,顧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

“知恥近乎勇。恥之於人大也,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此改過之要機。亦是國家世界安定祥和之要機。”常人犯錯在所難免,犯了錯不要緊,最重要的是要有知錯、認錯、改錯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