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順藤摸瓜,聞壹知十,審思明辨,多謀善慮,運籌帷幄
1. 順藤摸瓜[ shùn téng mō guā ]
摸:尋找。比喻按照某個線索查究事情。
出處:《人民日報》1982.6.30:“由此順藤摸瓜,很快破獲了這起盜竊案。”
2. 聞壹知十[ wén yī zhī shí ]
聽到壹點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於類推。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壹以知十,賜也聞壹以知二。”
3. 審思明辨[ shěn sī míng biàn ]
仔細地思考,明確地分辨。
出處:《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4. 多謀善慮[ duō móu shàn lǜ ]
謀:謀劃,策劃;慮:思考。 富於智謀,又善於思考。
出處:清·李漁《凰求鳳·畫策》:“妳是個多謀善慮之人,何不替我籌度壹番,行了這個方便也好。”
5. 運籌帷幄[ yùn chóu wéi wò ]
籌:計謀、謀劃;帷幄:古代軍中帳幕。指擬定作戰策略。引申為籌劃、指揮。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
2.關於推理破案的成語或詞語(最少100個)掛刺股懸梁 形容刻苦學習:皮膚上突起的瘊子,執法嚴明。
束馬懸車 束馬,中空。高懸秦鏡 秦鏡。
秦鏡高懸 秦鏡、隔。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解民倒懸 比喻把受苦難的人民解救出來,沒有決定,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天懸地隔 懸。
倒懸之危 倒懸。久懸不決 拖了很久,把車吊上山去。
把馬腳裹起來;懸疣:掛。比喻多余無用的東西。
附贅懸疣 附贅。屋裏就象掛著石磬壹樣。
後用以比喻官吏斷案公正:象人被倒掛著壹樣,以防脫落,能照人心膽:秦始皇時的能照見人心善惡的鐿子:相傳秦始皇有壹面鏡子。比喻處境極端困難。
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高掛官印。
形容能說會辨,知道心的邪正。前庭懸魚 比喻不吃請:象人被倒掛著壹樣。
高掛能照見人心善惡的鏡子:把馬蹄包起:把車子鉤牢。掛印懸牌 懸;懸車,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說起來沒個完。
比喻官員判案公正廉明:掛. 天壤懸隔 比喻相差極遠或相差極大。倒懸之急 倒懸、告牌(舊時官府用以喻示下級或百姓的告示牌):附生於皮膚上的肉瘤,不受賄。
指擔任官職。明鏡高懸 傳說秦始皇有壹面鏡子。
形容走山路的艱:距離遠;磬。比喻相差極大。
口若懸河 講起話來滔滔不絕;懸。如解倒懸 比喻把人從危難中解救出來.。
室如懸磬 懸:樂器。形容窮得什麽也沒有,防止馬滑倒。
3.100個與“推理破案”有關的成語或詞語有哪些1、蛛絲馬跡 [ zhū sī mǎ jì ]: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隱約可尋的痕跡和線索。
2、千絲萬縷 [ qiān sī wàn lǚ ]:現多形容相互之間種種密切而復雜的聯系。
3、洞若觀火 [ dòng ruò guān huǒ ]:形容觀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壹樣。
4、壹望而知 [ yī wàng ér zhī ]:壹看就明白。
5、明察秋毫 [ míng chá qiū háo ]:原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後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4.有關推理的美句美段1.在沒有得到任何證據的情況下是不能進行推理的,那樣的話,只能是誤入歧途。《血字的研究》
2.世上的事都是前人做過的,沒什麽新鮮的。
3.把奇怪和神秘混為壹談是錯誤的,最最平常的犯罪往往卻是最神秘莫測的,因為它沒有奇特之處作為推理判斷的依據。
4.不被人註意的事物,非但不是什麽阻礙,反而是壹種線索。解決此類問題時,主要運用推理方法,壹層層往回推。
5.不要讓壹個人的外表影響妳的判斷力,這是最重要的。感情會影響理智的。《四簽名》
8.生活是很枯燥的。我的壹生就是力求不要在平庸中虛度光陰。這些小小的案件讓我遂了心願。《紅發會》
9.不尋常的現象總能給人提供壹些線索,而沒有什麽特征的案子卻是難以偵破的。《紅發會》
10.對於壹個真正的推理家而言,如果有人指給他壹個事實的其中壹個方面,他不僅能推斷出這個事實的各個方面,而且能夠推斷出由此將會產生的壹切後果。正如居維葉經過仔細思考就能根據壹塊骨頭準確地描繪出壹頭完整的動物壹樣。壹個觀察家,既已透徹了解壹系列事件中的壹個環節,就應能準確地說出前前後後的所有其他的環節。我們還沒到只要掌握理性就能獲得結論的地步。問題只有通過研究才能獲得解決,想僅僅依靠知覺解決問題,最後壹定會失敗的。不過,要使這種才能發揮到極致,推理家就必須善於利用他已經掌握的所有事實。這就意味著推理家要掌握淵博的知識。《五個橘核》
12.在偵探工作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能從繁瑣的事實中分清主次。否則,妳的精神不但不能集中,反而會被攪得分散。
14.首先要把壹切不可能的結論都排除,那其余的,不管多麽離奇,難以置信,也必然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或許剩下的是幾種解釋,如果這樣,那就要壹壹地加以證實,直到最後只剩下壹種具有充分根據證明的解釋。
15.對於壹個偉大人物來說,任何事物都不是微不足道的。
16.人類是渺小的,工作才是壹切。《紅發會》
17. 因世間的壹切就像根鏈條;我們只需瞧見其中壹環,就可知全體的性質。《五個橘核》
23.華生老兄,這真是多變的時代裏固定不變的時刻。會刮東風的。這種風在英國還從來沒有刮過。這股風會很冷,很厲害,華生。這陣風刮來,我們好多人可能就會雕謝。但這依然是上帝的風。風暴過去後,更加純潔、更加美好、更加強大的國土將屹立在陽光之下。《最後的致意》
24.笨蛋雖笨,但還有更笨的人為他們鼓掌。
25.頭腦是我的壹切,身體只是壹個附件。
26.妳知道魔術家壹旦把自己的戲法說穿,他就得不到別人的贊賞了;如果把我的工作方法給妳講得太多的話,那麽,妳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福爾摩斯這個人不過是壹個十分平常的人物罷了。
27.妳是在看,而我是在觀察,這有很明顯的差別。《波希米亞醜聞》
28.如果妳對壹千個案子的細節了解得如數家珍,而不能破解第壹千零壹個案子的話,那就怪了。《血字的研究》
29.妳說我們是圍繞太陽走,可即使是圍著月亮走,這對我和我的工作也不會有什麽影響。《血字的研究》
30.謙虛和驕傲都是與事實相背而行的。
31.我決定站在犯人這壹邊 不站在死者那壹邊。
32.所謂事件,只要有不可解之處,就很容易解決。看起來平凡無特征的犯罪才真棘手。
33.人不要在說明事實的理論上打圈圈,應該配合理論的說明,慢慢解開事實真相。
34.不論多麽天衣無縫的犯罪,只要是人做的,就沒有解不開的道理。
35.是的,我生來就是壹個自由散漫的人,但同時又是壹個極其好動的人,我常常想起歌德的那句話——“上帝只給妳造了壹個人形,只不過是體面其表,流氓其質。”《四簽名》
36.看起來美麗和平的田園,也可能潛藏著令人恐懼的邪惡秘密,何況是倫敦市內那些藏汙納垢的陋巷呢?
37.如果壹切可能性都無效時,可能真相就保留在看起來不起眼的事物之中。
43.壹個醫生誤入歧途,他就是壹流的罪犯,因為他既有膽識,又有知識。
44.自從莫裏亞蒂教授新近死了以後,倫敦變成了壹座極度乏味的城市。《諾伍德的建築師》
5.來幾個形容人推理能力強的4字成語,謝謝見微知著
jiàn wēi zhī zhù
解釋微:隱約;著:明顯。見到事情的苗頭,就能知道它的實質和發展趨勢。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故見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漢·袁康《越絕書·越絕德序外傳》:“故聖人見微知著,睹始知終。”
結構連動式。
用法指從事物的苗頭可以推斷其發展趨勢並認識問題的實質。壹般作謂語、賓語。
正音著;不能讀作“zhuó”。
辨形微;不能寫作“徽”。
近義詞原始見終、因小見大
例句明智的人善於~;從而做出科學的論斷;於是便成了所謂的未蔔先知。
英譯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