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四字成語 - 有出自成語故事的成語

有出自成語故事的成語

出自成語故事的成語:手不釋卷、圍魏救趙、驚弓之鳥、坐井觀天、草木皆兵。

1、手不釋卷

解釋: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自:《三國誌·吳書·呂蒙傳》註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解釋:光武帝在軍隊的事務,書本也是不離手。

示例: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余,每夜漏下二三十籌,~。 清·王晫《今世說·德行》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狀語;含褒義

近義詞開卷有益、好學不倦、愛不釋手、百讀不厭、手不釋書

反義詞不學無術

2、圍魏救趙

解釋:原指戰國時齊軍用圍攻魏國的方法,迫使魏國撤回攻趙部隊而使趙國得救。後指襲擊敵人後方的據點以迫使進攻之敵撤退的戰術。

出自:《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示例:倘用~之計,且不來解此處之危,反去取我梁山大寨,如之奈何!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六十四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軍事

近義詞聲東擊西、圍城打援、圍詹救科、調虎離山

反義詞圍點打援、圍城打援、聲東擊西

3、驚弓之鳥

解釋: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壹點動靜就非常害怕。

出自:《戰國策·楚策四》;《晉書·王鑒傳》:“黷武之眾易動,驚弓之鳥難安。”

解釋:濫用武力的軍隊容易動蕩,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

示例:紹聞是~,嚇了壹跳。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八十壹回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草木驚心、心有余悸、驚弦之鳥、傷弓之鳥

反義詞初生之犢、初生牛犢

4、坐井觀天

解釋: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出自: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解釋:坐在井,看天,說是小的,不是天大小的。

示例:我弟子虛度壹生,山門也不曾出去,誠所謂~,樗配之輩。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十六回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近義詞以蠡測海、壹孔之見、井底之蛙、目光如豆、坎井之蛙。

反義詞面面俱到、無懈可擊、天衣無縫、高瞻遠矚、無微不至。

5、草木皆兵

解釋:把山上的草木都當做敵兵。形容人在驚慌時疑神疑鬼。

出自:《晉書·苻堅載記》:“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森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

解釋:苻堅與苻融登上城樓觀望王,被安排陣勢整齊,將領士兵精銳部隊;又向北望八公山上草森林都像人的形狀,回頭對苻融說:“這也是強勁對手,什麽是少麽?’失望有懼色。

示例:這壹天大家都是驚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無動靜。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十九回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含貶義,形容神經過敏

近義詞風聲鶴唳、八公草木、風兵草甲、杯弓蛇影、疑神疑鬼、滿腹疑團、弓杯蛇影

反義詞若無其事、措置裕如、巋然不動、鎮定自若、堅如盤石、穩如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