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長驅直入
拼音:
[ch?ng qū zh? r?]
解釋:
驅:快跑;長驅:策馬快跑;直入:徑直進入。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形容進軍迅猛順利。用來表示軍隊以不可阻擋之勢向前挺進,深入敵方心臟。
出處:
出處:漢·曹操《勞徐晃令》:“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直入敵圍者也。”
舉例造句:
接連幾個星期他的追隨者長驅直入300米寬的隔離帶,以色列自去年攻擊加沙後就宣布該區為禁區。
成語故事: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了漢中,隨即命令駐紮在荊州壹帶的關羽攻打曹操部將曹仁占據的襄(xiānɡ)陽、樊(f?n)城。不久,樊城這壹帶連降大雨,漢水泛濫。於禁所率援軍均被水淹,在關羽水軍猛攻下,於禁被迫投降,龐德力戰被俘殺。之後關羽又將駐守在樊城的曹仁團團圍住,隨時準備攻城,並生擒曹仁。
曹操得知部將失敗的消息,就派徐晃率軍前去支援曹仁,同時派人聯合孫權夾擊關羽。關羽於是就在營寨四周挖戰壕,以抵禦徐晃的進攻。而徐晃帶領軍隊越過重重障礙,直攻關羽的大本營,大敗關羽。在曹操、孫權軍隊的夾擊下,最後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孫權殺害。
徐晃使曹軍反敗為勝,因而威名大震。曹操為了嘉獎徐晃,專門寫了壹封書信《勞徐晃令》,讓人帶給徐晃。信中說: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聞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意思是說:我帶兵打仗三十多年,也知道不少善於用兵打仗的著名軍事將領,卻還沒有遇到像妳這樣遠距離不停頓地快速前進,直沖入敵人重圍而打勝仗的人。
徐晃勝利後回到曹操駐紮的地方,曹操走出七裏之外去迎接他,並舉行了隆重的慶功宴會。
長驅直入成語故事2成語名稱:長驅直入
成語拼音:cháng qū zhí rù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戰爭。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驅:快跑;長驅:策馬快跑;直入:徑直進入。迅速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形容進軍迅猛順利。
成語來源: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後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成語造句:王朔《癡人》:“妳要丟了小命了,細菌正長驅直入,肆意吞噬,妳會得敗血癥的。”
長驅直入的成語故事
公元219年,曹操為奪取戰略要地荊州,與劉備在這壹帶酣戰。劉備的大將關羽用重兵圍住了襄陽,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陽毗鄰的樊城,處境相當困難。
長字開頭的成語
長林豐草 長驅直入 長袖善舞 長繩系日
包含有長字的成語
鞭長莫及 長繩系日 長袖善舞 長驅直入 長林豐草 別無長物 萬裏長城 鞭長不及 日近長安
長驅直入成語故事3成語解釋驅:快跑;長驅:策馬向很遠的目的地前進;直入:不停頓地壹直向前。軍隊以不可阻擋的威勢快速地進軍。形容進軍迅速而順利。
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107回:“自此,盧俊義等無後顧之憂,兵馬長驅直入。”
成語繁體:長驅直入
成語簡拼:CQZR
成語註音:ㄤˊ ㄑㄨ ㄓˊ 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長驅直入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用於戰爭。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正音:長,不能讀作“zhǎnɡ”。
成語辨形:驅,不能寫作“軀”。
成語辨析:長驅直入和“勢如破竹”;都有不可阻擋的意思。但長驅直入偏重在壹往無前毫無阻擋;“勢如破竹”偏重在節節勝利;毫無阻擋。
近義詞勢:如破竹、直搗黃龍
反義詞步:步為營、退避三舍、裹足不前
成語例子:我根據數日來的長驅直入,滿相信著先頭部隊是已經進入了武昌。(郭沫若《革命春秋 北伐途次》)
英語翻譯:enter directly without resistance
日語翻譯:長駆直進(ちょうくちょくしん)る
俄語翻譯:успéшно провигáться вперё
其他翻譯:<德>unaufhaltsam und rasch vordringen<法>avancer,pénétrer sans recontrer de résistance
成語謎語:特快列車過隧道
成語歇後語:特快列車過隧道
成語故事:公元219年,曹操為奪取戰略要地荊州,與劉備在這壹帶酣戰。劉備的大將關羽用重兵圍住了襄陽,曹操的堂弟曹仁固守襄陽毗鄰的樊城,處境相當困難。
這年七月,曹操派虎威將軍於禁率軍增援曹仁。不久,樊城這壹帶連降大雨,漢水泛濫。關羽乘機引水去淹曹軍,結果於禁全軍覆沒,被迫投降。
由於洪水沖進樊城,曹仁處境危急。壹些部將勸他放棄樊城,乘船退走。但有人極力反對,說是水勢不可能壹直這樣大,過些時日會退去,還是緊守為好。曹仁覺得有理,決定緊守樊城。
不久,曹操又派大將徐晃率軍去樊城解圍。徐晃老謀善算,暫不將部隊直接開到樊城,而在稍遠之處駐紮下來,然後派人用暗箭把信射入樊城,與曹仁取得聯系。正好曹操還在組織其他兵馬增援,得知徐晃的行動非常贊同,要他等待各路兵馬到齊,壹並開向樊城。
當時,劉備壹部分軍隊駐在離樊城不太遠的偃城。徐晃帶領壹些軍隊來到偃城郊外,故意挖掘陷坑,似乎要截斷偃城軍隊的退路。駐軍中計,匆匆撤離偃城。於是徐晃輕而易舉地取得了這座城池。
這時,曹操組織的十二路兵馬已經趕到。於是徐晃和這些兵馬會合起來,打算和曹仁內外夾擊關羽。
關羽在圍頭和四冢(zhong)兩處地方駐有軍隊。徐晃表面上裝出要進攻圍頭的樣子,實際上親率大軍進攻四冢。等關羽發現徐晃主攻的方向時,為時已晚。匆匆趕到四冢的五千兵馬很快被徐晃擊敗。接著徐晃率領部下,壹直沖進了關羽對曹仁的包圍圈中。關羽的將士不敵敗走,襄陽,樊城終於解圍。
徐晃的捷報傳到曹操那裏,曹操立即寫了慰勞令,派人送到前方。令中寫道:“我用兵三十多年,所知古代善於用兵的人中,沒有壹個人能像妳那樣長距離不停頓地策馬快跑,壹直往前,沖入敵人的包圍圈中。”
長驅直入成語故事4長驅直入這個成語出自《三國誌·魏書·徐晃傳》。
公元219年,劉備奪取了漢中。隨即命令駐紮在荊州壹帶的'關羽攻打曹操部將曹仁占據的襄陽、樊城(今湖北省襄樊市)。關羽占據了有利地形,利用漢水猛漲之機,放水淹了曹仁率領的*隊,殺了龐德,活捉了於禁。又將駐守在樊城的曹仁、襄陽的呂常團團圍住,形勢十分危急。
曹操派徐晃率軍前往增援曹仁,同時派人連結孫權夾擊關羽。關羽在營寨四周挖壕塹、布鹿砦達十層之多,以阻徐晃。徐晃聲東擊西,帶領*隊越過重重障礙,直攻關羽大營,在重圍中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大敗關羽。在曹操、孫權*隊的夾擊下,最後關羽敗走麥城,為孫權所殺。
徐晃解襄、樊之圍,使曹軍反敗為勝,因而威名大震。曹操專門寫了《勞徐晃令》,嘉獎徐晃。《勞徐晃令》中說:我帶兵打仗三十多年,也聽到不少古時候善於用兵的人,還沒有象妳這樣躍馬加鞭,長距離不停頓地快速前進,直沖入敵人重圍而打敗敵人的(原文是:‘未有長驅徑入敵圍者也’)。妳的功勞比孫武、穰且還要大。”徐晃得勝回到曹操駐紮的地方——摩坡的那壹天,曹操走出七裏之外去迎接徐晃,並舉辦了大型的慶功宴會。
後來,人們把“長驅徑入”改成“長驅直入”,用以形容進軍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