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義滿載而回
反義壹無所獲、空手而歸
釋義裝得滿滿地回來。形容收獲很大。
出處明?李贄《焚書?又焦弱侯》:“然林汝寧向者三任,彼無壹任不往,往必滿載而歸。”
用例將衛國府庫,及民間存留金粟之類,劫掠壹空,墮其城郭,~。(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二十三回)
問題二:股票中10轉5 是什麽意思?在什麽時間送啊? 1、10轉5:每10股送5股,比如,妳在權益登記日這壹天收盤時還持有這個股票的1000股,10轉5後,妳就有1500股了。
2、具體送股的時間,看股票行情軟件的這個股票的k線圖,然後按訂10,裏面有具體時間。
問題三:石島的民俗文化 石島海文化底蘊深厚,以石島大鼓為靈魂的漁民祭海、娘娘送燈等壹系列海文化活動獨具特色;石島民間藝人成就突出,在書畫、奇石、收藏、根雕、剪紙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有多人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民間藝術家”稱號;石島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政界省部級以上和部隊軍級以上要員***計六十多人。畫村牧雲庵,是遠近聞名的漁民畫村,家家戶戶墻壁上繪刻著巨幅壁畫,如色彩絢麗的宮殿;揚帆遠航的大展宏圖,滿倉而歸的喜樂圖等。村中專設壹個常年開放的“美術展覽室”,展示近200多件作品,其中有國畫、油畫、年畫、連環畫、書法和剪紙等,它只是村民幾十年創作的壹個縮影。該村有80多幅作品參加了市、省級及全國的美術畫展,有20作作品獲獎,有20多幅年畫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有400多件美術作品在各級報刊上發表。剪紙在該村也有悠久歷史。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他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美的同時,也在追求著精神生活的美,把舞文弄墨當作壹件高雅事。花村車腳河,是名揚海內外的花村,其位於法華院東。這裏由於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山上覆蓋著砂質黑土,山泉四季潺潺,十分適宜花卉栽培和生長,因此山上有數不盡的野生花卉。車腳河的養花歷史悠久,早在明末清初就已開始了有規模的庭院養花,經歷300多年的發展歷程,花卉種植已成為村裏主要經濟支柱。該村花卉以杜鵑、茶花、雲松為主,品種繁多,僅杜鵑、茶花就各達近百個品種。其自行培植的“桃紅”杜鵑在全國園藝博覽會上獲銀獎。現已是山東省最大的杜鵑、茶花養植基地。“人人是花匠,戶戶有花房”是這裏的真實寫照,該村現戶平均養花在800株以上。杜鵑花早春的石島,漫山遍野都盛開著野生的杜鵑紅花,遠遠望去,好象壹片紅色的海洋,所以石島人又習慣稱之為映山紅。早在18世紀初,石島人就有人工栽培杜鵑的習慣。到20世紀20-30年代,石島盆栽杜鵑就已經進入商業開發時期,或在商號裏掛牌交易,或作為禮品饋贈賓朋好友。新中國成立後,石島的杜鵑花栽培獲得了較快發展,大量的新品種不斷問世,並自成體系-石島杜鵑。石島杜鵑主要品種有毛葉子、石榴紅、白杜鵑、五寶珠、富貴姬、玉翠錦、錦風、粉天惠,小桃紅、西洋鵑等20多個。其中,西洋鵑是20世紀80年代成功引入石島並廣為普及的。石島人喜愛杜鵑的程度超乎壹般人的想象,即使在文革期間,種草養花被視為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時,石島人仍然鐘情於杜鵑花的培育,壹大批優秀的杜鵑品種,就是當年癡心的石島人通過多種形式培育並保留下來的。當時,在民間留下了許多育花、護花、獻花的佳話。曾經有多批石島杜鵑奉調入京,見證了那段歲月中發生的壹些重大外事活動。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召開後,石島杜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杜鵑栽培,已成為石島的壹個特色產業。石島173個自然村中,大規模栽培杜鵑的有68個,年生產石島杜鵑900萬盆以上,主要銷往北京、河北、天津、山西、昆明、大連、青島、煙臺等地。石島杜鵑在花卉界聞名遐邇,多次獲得展評大獎。其中,盆景杜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全國花卉盆景大獎賽中獨占花魁;小桃紅杜鵑在1998年中國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榮獲二等獎。漁村大魚島村依山傍海,是我國最大的自然漁村,也是我國漁村風貌最突出的地方,早期的海草房(海草做頂,青石為墻,冬暖夏涼)及漁村部分舊貌保留完整。早在六十年代,大魚島人耕海牧魚,艱苦奮鬥,在全國響當當地樹起“海上大寨”、“海上明珠”的牌子,改革開放以來,大魚島村居民文化福利設施健全完善,有“中華第壹漁村”的美譽。石島大鼓石島漁家大型鑼鼓始創於明末清初,是從民間發展起來的。原各村有壹兩面大鼓,多在出海之前、海市之前,尤其是在天......>>
問題四:移動有什麽軟件下載送流量 現在妳只要發送短信“搶流量”至10086,亦可登錄移動掌上營業廳客戶端或登錄中國移動官網10086就有機會免費獲贈流量,移動200億M流量大禮等著妳來搶,最少可得5M,最多可獲15G。月底流量緊張,立馬滿倉而歸。再怎麽傳照片,下視頻,打遊戲,都不用擔心,隨心所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