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步難行 ?壹步登天 ?千鈞壹發?
?
怒發沖冠 ?壹目十行 ?壹日千裏 ?
?
不毛之地 ?不計其數 ?膽大包天 ?
?
壹字千金 ?百發百中 ?壹日三秋 ?
?
萬籟俱寂?
解釋籟:從孔穴中發出的聲音;萬籟:自然界中萬物發出的各種聲響;寂:靜。形容周圍環境非常安靜,壹點兒聲響都沒有。?
出處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萬賴此俱寂,唯聞鐘磬音。”?
?
?
日月如梭?
解釋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壹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
?
?
狼吞虎咽?
解釋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出處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劉東山誇技順城門》:“十人自來吃酒……須臾之間,狼飧虎咽,算來吃夠有六七十斤肉。”?
?
?
排山倒海?
解釋推開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強盛,聲勢浩大。?
出處《資治通鑒·齊紀高宗建武二年》:“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騎數十萬,南臨瓜步,諸郡盡降。”?
?
?
?
?
三頭六臂?
解釋三個腦袋,六條胳臂。原為佛家語,指佛的法相。後比喻神奇的本領。?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三:“三頭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咤撲帝鐘。”
?
?
?
壹手遮天?
解釋壹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權勢,玩弄手段,蒙蔽群眾。?
出處唐·曹鄴《讀李斯傳》詩:“難將壹人手,掩得天下目。”?
?
?
?
壹瀉千裏?
解釋瀉:水往下直註。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遠。也比喻文筆或樂曲氣勢奔放。也形容價格猛跌不止。?
?
?
?
頂天立地?
解釋頭頂雲天,腳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氣慨豪邁。?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六:“汝等諸人,個個頂天立地。”?
?
?
氣吞山河?
解釋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出處元·金仁傑《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吞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
?
?
?
日理萬機?
解釋理:處理,辦理;萬機:種種事務。形容政務繁忙,工作辛苦。?
出處《尚書·臯陶謨》:“兢兢業業,壹日二日萬機。”?
?
?
?
膽大包天?
解釋包:包容。形容膽子極大。?
出處清·楊潮觀《吟風閣雜劇·黃石婆授計逃關》:“因此上膽大包天,壹鐵鍾,幾乎把秦王斷送。”?
?
?
壹步登天?
解釋登:上。壹步跨上青天。比喻壹下子就達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時也用來比喻人突然得誌,爬上高位。?
出處清·徐珂《清稗類鈔·三十四》:“巡檢作巡撫,壹步登天,監生當監臨,斯文掃地。”?
?
?
?
水泄不通?
解釋泄:排泄。像是連水也流不出去。形容擁擠或包圍的非常嚴密。?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德山門下,水泄不通。”?
?
?
?
翻天覆地?
解釋覆:翻過來。形容變化巨大而徹底。也指鬧得很兇。?
出處唐·劉商《胡茄十八拍》詩:“天翻地覆誰得知,如今正南看北鬥。”?
?
?
?
山崩地裂?
解釋山嶽倒塌,大地裂開。形容響聲巨大或變化劇烈。?
出處《漢書·元帝紀》:“山崩地裂,水泉湧出。”?
?
?
壽比南山?
解釋壽命象終南山那樣長久。用於祝人長壽。?
出處《詩經·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
?
?
?
驚天動地?
解釋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出處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