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姹紫嫣紅chà zǐ yān hóng
(1)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2)出自明代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3)造句:公園裏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壹片春天的景象。
(4)近義詞有“百花齊放”、“萬紫千紅”;反義詞有“殘花敗柳”。
2、黑白分明hēi bái fēn míng
(1)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跡、畫面清楚。
(2)出自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保位權》:“黑白分明,然後民知所去就。”
(3)造句:班主任是個黑白分明的人,他壹定不會冤枉我們的。
(4)近義詞有“涇渭分明”、“壹清二楚”;反義詞有“不分皂白”、“混淆是非”、“顛倒黑白”。
3、漆黑壹團qī hēi yī tuán
(1)形容壹片黑暗,沒有壹點光明;也形容對事情壹無所知。
(2)出自魯迅的《書信集·致姚克》:“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國文者,有話難開口,弄得漆黑壹團。”
(3)造句:馬上期末考試了,這學期學習的化學知識在我腦海裏還是漆黑壹團。
(4)近義詞有“暗無天日”、“昏天黑地”;反義詞有“光芒萬丈”、“博古通今”。
4、紅裝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
(1)形容雪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美麗景色。
(2)造句:窗外紅裝素裹,壹股股炊煙裊裊升起,勾起了我回家的念頭。
5、花花綠綠huā huā lǜ lǜ
(1)原指花草樹木鮮艷多彩,現在壹般用來形容顏色鮮明多彩。
(2)出自金朝元好問的《又解嘲二首》:“雁後花前日日閑,頗思尊酒慰愁顏。憑君細數東州客,誰在花花綠綠間?”
(3)造句:春天到了,孩子們都穿上了花花綠綠的衣服,看上去特別有活力。
(4)近義詞有“絢爛多彩”,反義詞有“暗淡無光”。
6、浮翠流丹fú cuì liú dān
(1)青綠、朱紅的顏色在流動和浮現,形容色彩鮮明艷麗。
(2)造句:眼前矗立著壹座宏偉的宮殿,流光溢彩,浮翠流丹,我不禁緊張了起來。
7、、綠肥紅瘦lǜ féi hóng shòu
(1)綠葉茂盛,花漸雕謝,指暮春時節;也形容春殘的景象。
(2)出自宋朝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3)造句:暮春時節,院裏又會出現壹片綠肥紅瘦的景象。
8、五顏六色wǔ yán liù sè
(1)形容色彩復雜或花樣繁多,可以引伸為各色各樣。
(2)出自清朝李汝珍的《鏡花緣》第14回:“惟各人所登之雲,五顏六色,其形不壹。”
(3)造句:路邊的野花兒開得極其旺盛,五顏六色,爭奇鬥艷。
(4)近義詞有“五彩繽紛”、“萬紫千紅”;反義詞有“色彩單壹”。
9、五彩繽紛wǔ cǎi bīn fēn
(1)指顏色繁多,非常好看。
(2)出自清朝吳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鋪設得五彩繽紛,當中擺了姊姊畫的那壹堂壽屏,兩旁點著五六對青燭。”
(3)造句:孩子們應該有壹個五彩繽紛的童年。
(4)近義詞有“五顏六色”、“萬紫千紅”;反義詞有“壹成不變”。
10、五光十色wǔ guāng shí sè
(1)形容色彩鮮艷,花樣繁多。
(2)出自南朝梁國的江淹《麗色賦》:“五光徘徊,十色陸離。”
(3)造句:故宮珍寶館的玻璃櫃裏,擺著五光十色的稀世奇珍。
(4)近義詞有“五顏六色”、“萬紫千紅”;反義詞有“色彩單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