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uán yuán běn běn
解釋:源頭和根本。多用以指事情的始末。
出處: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從這立憲二字發見了,就有人從西書上譯出壹部憲法新論,講的源源本本,有條有理。”
示例:我已經查明白~是怎麽壹回事。 ★茅盾《子夜》十五
語法:作賓語、狀語;用於口語
源源不斷
拼音:yuán yuán bù duàn
解釋:形容接連不斷。
出處:《孟子·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示例:夜間,官軍打通了由智亭山通往龍駒寨的大道,所以從天亮起就有軍糧~地從龍駒寨向西運送。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三章
近義詞:連綿不斷、絡繹不絕、接連不斷
反義詞:壹刀兩斷、斷斷續續
語法:作定語、狀語;指連續不斷
源源不竭
拼音:yuán yuán bù jié
解釋: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竭:完。形容接連不斷,沒有盡頭。
出處: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又防止了對於人力資源的濫用和浪費,人力動員卻可以源源不竭。”
近義詞:源源不斷
語法:作定語、狀語;指連續不斷
源源不絕
拼音:yuán yuán bù jué
解釋:源源:水流不斷的樣子。形容接連不斷。
出處:《孟子·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示例:甚麽《啟蒙畫報》、《經國美談》、《新小說》、《浙江潮》等書報差不多是~地寄來。 ★郭沫若《少年時代·我的童年》
近義詞:源源不斷
反義詞:斷斷續續
語法:作定語、狀語;指連續不斷
源源而來
拼音:yuán yuán ér lái
解釋:原指諸侯相繼朝覲壹輩子。後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
出處:《孟子·萬章上》:“欲常常而見之,故源源而來。”
示例:果然有了此好,方士~,零零星星,也弄去了好些銀子,受過了好些丹客的哄騙。 ★明·淩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八
近義詞:源源不斷、源源不絕
反義詞:斷斷續續
語法: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接連不斷地到來